“如今的孩子,也与成年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因此,获得高效竞争的技能很有必要。”匈牙利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Marta Fülop教授说,从家庭到教室、从操场到体育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竞争。输赢是竞争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应对输赢时是适应还是不适应,决定了发展的结果。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输赢”可表现为三种情绪和行为模式,分别是平衡模式、自恋-攻击性模式、回避-放弃模式。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善于把握好孩子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逻辑。
华东师大桑标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有着青少年情绪的课题研究。他说,在日常生活中,中国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那些降低其情绪体验的调节策略(即“减弱调节”),比如转移注意力、重新对问题作出思考、压抑情绪带来的影响等。他的团队发现,从早期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发展趋势看,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减弱调节以应对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带来正性情绪体验的事件时,那些能够有意识地对其正性情绪进行减弱调节的青少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为积极的情绪。这从实证研究证据上支持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