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承诺“提升销量”的诱惑下,小林花6800元购买了由上海某技术公司提供的一年使用权的“电商皇冠版服务软件”。但淘宝官方客服咨询后才发现淘宝网根本没有开展过这项活动。于是,小林等商户将上海某技术公司与杭州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退回软件费,而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杭州某公司已经注销登记,于是只能变更被告为该公司原股东韦某与曹某。
法院认为,原告已按约履行了付款义务,而杭州某公司没有提供产品和服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也未履行退款义务;同时,上海某科技公司作为软件出卖方也没有履行约定义务,因此判决解除服务合同,由上海某科技公司与韦某、曹某共同返还商户软件费。
通讯员 费敏蔚 记者 郭剑烽
【点评】
随着网上购物日益红火,部分不法商家也将牟利的目光投向了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但“皇冠店”也应取之有道,想提升销售量也需三思而后行,否则正好给行骗者机会“请君入瓮”。
干扰器
干扰司机锁门行窃
拥有私家车的司机,许多人会选择使用遥控器智能钥匙闭锁车门。而从广西宾阳县流窜来沪的廖小明、王雄(均为化名)却将贼手伸向了社会上“有车一族”。他俩使用从网上购买来的电子干扰器,利用车主在锁车门的刹那间,进行干扰导致车门无法落锁。尽管车主听到遥控锁门声,但车门实为没有锁上,然乘车主离开后即对车内进行盗窃。近日,上海静安区法院以盗窃罪分别判处廖小明、王雄有期徒刑1年及10个月,并处罚金不等。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宋宁华
【点评】
智能遥控器锁轻松“滴滴”一按就能锁上车门,让车主们感觉潇洒又方便。但利用按动汽车遥控落锁干扰器的开关,阻扰车主关闭车门上锁,从而趁车主短暂离开之际而行窃,是近期在本市出现的一种新型盗窃犯罪,此类罪犯的现象给广大车主敲响了警钟,智能锁也不是万无一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