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有所为
我和老年教育的情缘
庞兆麟
  文 / 庞兆麟

  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退休后却仍然站在讲台上讲课。所不同的是,退休前我站在上海大学的讲台上,为年轻的大学生讲课;退休后我站在老年大学的讲台上,为退(离)休的老年学员讲课。

  那还是1997年,上海老年大学校长打电话给我“我们学校开了个文学写作班,请你来为这个班上课。”我想,自己刚退休,精力还充沛,可以发挥点余热。于是,我就满口应允,走进了地处南塘浜路的上海老年大学的文学写作班。

  当我踏上讲台,眼睛向满堂学员扫视一下,发现他们大多是和我同龄的退休老人,也有几位是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在这些老年学员中,有医生、工程师,还有机关干部、银行职员……他们在学生时期都不是学文科的,为什么退休后还要来学文学写作呢?原来,他们都有丰富的阅历,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切的体会,想拿起笔来,滔滔地叙述,尽情地抒发,既可回味自己人生中的甜酸苦辣,又能使小辈从中得到启迪。

  为了提高老年学员的写作水平,我聚精会神地、一篇又一篇地批改着他们的习作,看到精彩的片断,我竟会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我的心灵和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当我看到他们的诗文在报上发表时,当我看到几位老年学员的诗文印成集子时,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从老年学员的足迹和历程中,看到他们曾经在各条战线上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就在我为上海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上课期间,我应上海大学退管处领导的召唤,和他们一起筹建上海大学的老年大学,并受上大老年大学校长的委托,当上了常务副校长。于是,我一面在市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上课,一面负责管理上大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地在老年教育园地里耕耘。2002年,我荣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激励我要为办好老年教育更好地尽心尽责。2005年,我有幸参加以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江晨清为团长的赴台湾访问团,考察台湾的老年教育,和宝岛从事老年教育的志愿者进行交流,为办好老年教育吸取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近10年来,我不但和办学人员一起为办好老年大学辛勤服务,而且还为老年学员上文学写作课,甚至和他们结伴同去西欧、日本和英国观光,从而增进了友谊。如今,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我接到最多的祝贺电话,就是那些和我亲密无间的老年学员打来的。可见,我和老年教育、老年学员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民法谭
   第A15版:新民法谭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万象/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金色池塘
   第B1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书法
退休后的“五子登科”
我和老年教育的情缘
老劳模
我家的两个“囡”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B14我和老年教育的情缘 2014-08-03 2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