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的故事
~~~——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的故事
~~~——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的故事
~~~——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的故事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干征收:雨天上门更显诚意
——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的故事
李一能
■ 朱伟忠(左)经常上门和群众谈心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朱伟忠依然清楚地记得2008年大雪时看到的那一幕:老村主任背着一位生病的老人,在深深的积雪中蹒跚走向医院。周围村民们说:“儿子都没这么好。”

  如今,朱伟忠已经成为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他接手的工作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收补偿。即便经常面对愤怒、委屈和猜疑,朱伟忠始终记得老村主任的言传身教:你怎么对老百姓的,老百姓就会怎么对你,你把老百姓当作亲人,就等于多了无数的亲人。

  究竟朱伟忠有什么“秘诀”感动了原先与他“针锋相对”的动迁户?朱伟忠说,“秘诀”其实很简单,换位思考、用真情去办事、用真心去待人,征收也可以很“温暖”。

  “他是你亲戚吗”

  二联墓地搬迁是朱伟忠参与的第一个征收项目,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老杨让他印象深刻。老杨一开始十分抵触,对征收干部充满了不信任,见面三件事,开手机录音、拿出法规政策、基本只听不说。

  在一次次的上门谈心后,老杨终于向朱伟忠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妻子临近退休待业在家,自己50多岁,工资只够温饱。加之常年过渡在外,过渡期间父母又相继过世,女儿结婚生女都没能回到自己的家。

  他向朱伟忠感叹道:“同样是一生,我怎么就这么苦。”说着这个50多岁的男子几乎都要落泪。

  看见这一幕,朱伟忠沉默了很久,想为他做一些事情。老杨的妻子再就业意愿非常强烈,但年龄偏大、技能也不高。朱伟忠为此跑了许多次镇就业平台、职介中心,终于找到一家提出招聘要求与她条件比较接近的企业。软磨硬泡了几个钟头,老板最终答应聘用她。

  妻子工作落实了,老杨的态度马上不同了,手机不拿了,文件不放了,话匣子也打开了。签约的那天,他对朱伟忠说:“我这次之所以没做‘钉子户’,是我老婆回来讲的一句话。”妻子对他说,老板问她“那个小青年是不是你的亲戚,死缠烂打地帮你找工作”。

  签约后,老杨和朱伟忠成为了朋友。外孙女出生,朱伟忠和同事买了婴儿用品送到他家中,让老杨感动不已,还邀请他们喝孩子的满月酒。这个成功案例让朱伟忠意识到,征收也可以“很温暖”,法律规章是死的,但人心都是暖的。

  10天签约20户

  在顺利完成了第一个项目后,朱伟忠又陆续参加了多个征收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朱伟忠逐渐成熟,业务更加纯熟,并总结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工作方法,逐渐克服了人脉与经验上的缺陷。

  今年4月,朱伟忠接到了一个高难度任务:罗家小区征收工程。413户百姓的协议时间是45天,他接到的任务是20户。看到自己小组成员,朱伟忠傻了眼——包括他在内全部是“80后”,除了他有一些经验外,全部都是新手,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朱伟忠觉得,只要勤奋和付出真心,完成这一工作并非没有可能。

  在他的带领下,年轻的组员们各司其职,有人负责资料收集分析,有人负责记录谈话,有人专门负责协商。在朱伟忠看来,越糟糕的天气就是他们工作的好机会,因为可以最大体现诚意。虽然开始总免不了吃几次闭门羹,但久而久之居民看到他不管刮风下雨一次次登门拜访也会心软,让他进去谈。

  进门后,朱伟忠会仔细观察居民家中的细节,从桌上的饭菜到角落的杂物,再到墙壁上的挂饰,都可能体现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甚至是主人的性格。拿捏住这些小细节后,朱伟忠的谈话就能非常到位,往往几句话就说得居民们贴心贴肺,再谈征收的事情就容易许多。

  朱伟忠觉得,征收是群众的大事,谁都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将心比心,他非常能够理解。现在虽然在政策法规上协商的空间不大,但可以在政策允许的层面尽量帮居民争取一些利益,或者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在协商中,朱伟忠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千万不能为了让居民签字许下做不到的诺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让大家都知道没有潜规则,早签晚签是一样的,不存在拖越久钱越多的可能,这样才可以树立公信。”

  经过了10天艰苦的工作,20户居民签约了。朱伟忠的“80后”小组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成绩名列前茅。

  【人物小传】

  朱伟忠,1984年出生。2006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区里的“三选”考试,到青浦区徐泾镇前明村工作,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2012年,朱伟忠调到青浦区徐泾镇综治办,负责征收补偿工作,现任副主任。 

  朱伟忠先后参与了青浦区徐泾镇二联墓地搬迁、17号线、远大健康城、石油期货及罗家小区动迁等,总共完成83户居民的征收补偿工作。工作中,年轻的干部朱伟忠克服了自身的不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群众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如何将征收补偿工作做到让群众真正满意?朱伟忠说,换位思考、诚信待人、真诚服务、尽可能地为群众争取最大的利益就是他的秘诀。

  2013年,他的事迹被评为青浦区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今年朱伟忠获“人民在我心中”青浦区践行群众路线先进个人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民法谭
   第A15版:新民法谭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万象/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金色池塘
   第B1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80后干征收:雨天上门更显诚意
把老百姓当亲人
“他有本事让我心服口服”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80后干征收:雨天上门更显诚意 2014-08-03 2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