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圈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弹幕,还只是一种营销
孙佳音
  □ 孙佳音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绣春刀》三部国产影片,接连开出弹幕电影专场。于是,有“业内人士”言之凿凿地分析说,弹幕电影或将演变成行业内的新商业模式;也有人已经开始担心,弹幕电影可能影响正常的观影体验。不过,至少从目前看来,这还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何谓弹幕,以《小时代3》弹幕场为例,就是你边看电影边用手机发吐槽信息,然后,它就像鬼魂一样在银幕上由右向左高调飘过。说它高调,是因为字体颜色五彩缤纷,直接的视觉体验,就是无数条五彩斑斓的毛毛虫在银幕上成群结队飘过。早期,它只是一个互联网的小众玩法;现在,这种很有参与感的互动方式引得腾讯视频、优酷土豆也纷纷加入。

  讨论弹幕会否影响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实在为时过早。一方面,虽然弹幕放映在技术上并不困难,操作程序也并不复杂,但制作一场弹幕电影却是一个既耗时间又耗人力、财力的工程。还是以《小时代3》的弹幕专场为例,整个项目筹备近两个月,算上软硬件开发、设备采购、自主程序系统研发、人工等成本,单场成本超过10万元,即便日后能够实现主流常规化放映,单场近3万元的成本,也很难吸引影院设置弹幕厅。换句话说,无法比普通放映赚到更多的利润,打开门做生意的电影院便没有动力增设弹幕厅。

  另一方面,行业也非常清楚:虽然理论上,无论是纪录片、作者电影还是类型片甚至纯实验电影,都可以是被弹幕的对象,但弹幕吐槽往往在第二次观片时才需求较大,而重复观影的行为,不是院线观众的主流观影习惯和需求。最乐观的判断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尝试,弹幕电影可能会呈现一种常态化的、针对特定用户的回馈方式与放映安排,但由于其在好莱坞特效大片、动作片,或是严肃题材上的“难作为”,要改变传统的观影模式,目前看来几无可能。在《小时代3》上映的第三周,每天票房只有四五百万元的情况下,弹幕专场确实引起了部分观众二次观影的热情,但这本质上只是一次成功的娱乐营销事件。另两部国产片亦然,如果不是弹幕的噱头,实在很难在暑期档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观点/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邓超:“男神”变“男神经”
“耍贱”只为逗人乐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赴港澳推介引起热烈反响
弹幕,还只是一种营销
新民晚报文娱圈A11弹幕,还只是一种营销 2014-08-09 2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