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岭是皖南山区的一个地名,也是二十多年前上海白茅岭农场下属某大队的所在地。当时热播中的电视剧《白茅岭女警官》中的情景就是那里。
1988年的金秋,在我兴奋地接受去农场检察院工作的任务时,政治处的同志告诉我说农场在皖南郎溪县与广德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农场管辖的各劳改大队彼此也相距较远,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要有思想准备。听去过的老同志说,枫树岭是通向白茅岭的必经屏障,两者遥遥相对互为相连,中间的丘陵也褶皱错落沟壑纵横。而白茅岭之名缘于那里的茅草闻名。每逢秋末冬初,漫山遍野的茅草宛如起伏跌宕的皑皑雪地而萧瑟荒凉。在开辟农场之前,从枫树岭到白茅岭荒无人烟,山岭溪沟、茅草丛中经常有野狼野猪等野兽出没。所以当地人曾有“白茅岭、枫树岭,从早到晚无人行”一说。
然而,当尘土飞扬颠簸不已的汽车迎着西沉的太阳拐过山坡垭口驶入一道突兀的山岭时,映入眼帘的并非是想象中的荒芜凄凉,而是青山环绕、丘陵绵延、茶树葱郁、“红叶布山隅”的万象景色。司机介绍说,这道山岭因长有一片原始枫树而名为枫树岭,是离白茅岭农场场部最远的某大队队部和监管区,也是《白茅岭女警官》真实原型的所在地。进入枫树岭才算到了农场区。听着介绍,眺望着层林尽染通红似火的枫叶,我一路的疲惫和莫名的担心豁然如同天边的云彩斑斓而宁静,似乎早已爱上了这片将要朝夕相处的美丽土地。
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也有很多机会去枫树岭工作而借机赏枫,但我还是感到不甚尽情尽兴。于是便利用工作之余专程去枫树岭赏枫。一日清早,秋高气爽,蓝天白云。顺着满坡茶树的弯弯山路登上山岭,恰逢朝阳普照。也许是光合作用或是沐浴了秋霜秋雨吧,澄明鲜亮的枫叶或绿黄、橙黄、金黄,或绛红、胭红、橘红……色彩相间,光影斑驳,俨如一幅色彩纷呈浑然浓重的秋景油画。此时,站在红叶婆娑的枫树下,偶尔发现这里的枫树大多是躯干刚劲粗犷、傲岸峥嵘、树冠如伞的枫香树和三角枫。其叶子色泽清雅、硬朗醇厚,舒畅的脉络仿佛清晰地记录着自然的野逸和年轮的沧桑。同行的管教民警如数家珍地说,枫树岭与白茅岭曾经都是原始荒凉野兽出没的穷山野岭。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教育改造罪犯成为新人,上海的许多公安干警和转业军人来到这里开山垦荒建立农场。他们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同时,不仅垦荒造田、种粮养殖,而且还千方百计开辟农场副业,利用荒山丘陵种茶树、办茶园和植树造林发展山林经济。如今,从枫树岭至白茅岭场部方圆近百里的农场区已成为风景如画、整洁繁荣和城市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综合性新农场。尤其是枫树岭某大队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后,新一代的干警们就像那些历尽沧桑昂然向上的枫树,继续传承着前辈们那种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奉献农场的精神,他们就像一片片纯朴火炽的枫叶,依然保持着“霜重色愈浓”的坚韧本色。
时光如梭。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仍无法忘记枫树岭上那片通红壮丽的枫叶和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日子。每逢金秋,总会想起红叶相伴、山风轻拂、鸟儿啼鸣、稻穗飘香的自然意境,还有那曾经的纯真和惬意,好让心灵的深处永远拥有那片美丽温馨的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