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家萧红的文艺片
王坚忍
  王坚忍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再现了萧红的一生为情所困,与多名男子有过情感纠结。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她对骆宾基说,我的绯闻会流传下去,而我的作品不会留下来。萧红的预测一对一错,她的作品流传至今,《呼兰河传》已成经典;她的绯闻也流传至今。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就是八卦绯闻,也八卦得堂堂正正,爱了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了,没有遮遮掩掩,萧军在上海对萧红直说,她在日本时他出轨了;已经怀了萧军孩子的萧红对他说,我们分手吧,我准备与端木在一起。那也是一个奋发蹈厉的时代,与萧军相爱后,他发掘了萧红的创作潜能,萧红也得以结识了萧军圈子里的东北青年作家群——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峰、白朗……群星璀璨,没有一颗是流星,他们的书今天还在出版,其中萧红是最亮的一颗。

  影片有厚重的一面,亦有细腻的一面。电影的镜头从呼兰、北平、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临汾、西安、武汉、江津、重庆、香港……一路摇下去,北方的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南方的细雨霏霏,花红柳绿。据说导演许鞍华为求真实,80%取景于实地,以映衬萧红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苦难一生。在哈尔滨,因同居的未婚夫王恩甲弃已怀孕的她而去,欠下东兴顺旅馆600元(相当于现在的5万元),她挺着大肚子被当作人质扣留在旅馆,饥寒窘迫,是萧军拯救她于水火,过上了一段虽缺衣少食,但相亲相爱的甘苦生活。可是后来,萧军对她的家暴和背叛;端木蕻良两次在紧要关头的自顾自退缩;两个孩子一送人一夭折。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即从临汾开始,她的踪迹到哪里,日寇的战火就燃烧到哪里,一路紧追不放。1942年甫到香港,日寇占领军就进来了,害得贫病缠身的她转了三次医院。庸医又误诊她的喉部肿瘤,白白挨了一刀,加重了她的肺结核。可以说她一生都在追求爱情,但除了萧军给过她初恋似的短暂爱情外,一切皆成空。难怪她临死前在白纸簿上,对亲弟弟般的骆宾基写道:“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的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又写道:“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影片将萧红质朴明丽的文字作品转化为视觉和听觉,鲜活地展示了她的一生不尽是苦难,也有几缕亮点。东北女作家白朗对她的关心,在江津萧红生第二个孩子时,端木早在武汉就丢下她独自去重庆,白朗始终陪伴着孤苦伶仃的她;在上海鲁迅对她父亲般的关照,请萧军萧红喝咖啡吃点心,送20块钱给身无分文的两萧,还掏出角子让两萧坐车回去,为她的《生死场》作序等等;故乡童年祖父对她的关爱,带她到后花园看树木花草生长,蝴蝶蜻蜓飞翔,教她念古诗。朋辈长辈的给予,仿佛穿透密密云层的阳光,温暖了她寂寞的心。

  看完影片,一个比较清晰的萧红肖像浮现于脑海,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有脆弱隐忍的一面,也有坚强豪爽的一面。萧红的扮演者汤唯的出色表演也令人赞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言为心声
枫树岭
贴秋膘
智慧快餐
脂肪
动物射击手
作家萧红的文艺片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作家萧红的文艺片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