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三次故障依旧
郁先生、储女士夫妇家住浦东博兴路,均一级视力残疾,今年57岁。近日,他们特地从浦东家中赶到本报值班室,讲述这段感人事。
储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家上网,都是通过在电脑上加装一个“加密狗”的软硬件进行的。“这种声音提示的方式,让我们盲人可以通过QQ和skype上网聊天、阅读新闻等,多了很多生活乐趣。”最近,电脑突然出现故障,聊天时“对方听不到我声音”,两人倍感苦恼和无助。
储女士和丈夫郁先生到周边店铺一家家问,终于找到一家电脑维修店。对方上门,取走机器维修,收费100元。1个月后,故障再次出现,而且连DVD驱动盘都找不到了。一家流动电脑维修队上门,没修好,却收了上门费30元。第三家维修人员上门后重装系统,依旧没解决问题,仍收取了100元。“来来回回3次,花掉了230元,问题依然没解决。”
地铁员工派人相助
夫妇俩无助之下,想到了向博兴路地铁站求助。
储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在博兴路站乘坐轨交6号线。“里面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特别好,平时看到我们就主动搀扶,还给了我们电话,经常来电关心,逢年过节还会上门送爱心。”她无助之下试着向地铁站的施站长打了个电话,没想到,隔了一天就有一名年轻的地铁员工小孙上门。“他检查下来电脑根本没有毛病。”但因为盲人所用的操作系统和“加密狗”等程序他不熟悉,第二天他又上门将一些程序重新安装了一遍。因为电脑配置较低,网速也不快,小孙索性将电脑搬回家中捣鼓。3次上门后,电脑终于能正常使用了。“有两次小孙忙到接近中午,我们挽留他吃个便饭,他无论如何不肯吃。我们十分过意不去。”郁先生说。
热键冲突将再上门
昨天下午,记者和上海地铁第四运营有限公司6号线北段区域站长施岩峰取得联系,施站长告诉记者,他们和这对盲人夫妇“结缘”始于上海世博会期间,此后一直挂在心上。接到储女士求助电话后,他派员工孙杰上门。“年轻人对电脑熟悉,我让他去看看。”
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电脑基本可用了,只是在QQ聊天时,使用热键选择聊天对象时提示“热键有冲突”。
记者找到孙杰。他说,因为对盲人使用软件不熟悉,加上储女士电脑配置一般,网速偏低,影响了“维修”速度。“第一次上门花了一个上午,第二次一个下午,第三次我索性搬回家修了。”“这是很普通的小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得知储女士家电脑使用还有不顺手的地方,孙杰主动表示,“我再去一次,一定帮她搞好!” 本报记者 陈浩 胡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