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趴在死去母亲身上吮吸最后一滴奶;年老的儿子搀扶着八十岁的老母逃难;被日军强暴的少女为一洗清白而投井自尽……在国博西大厅,大型组雕《逃难》以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彰显悲愤情感,撼人心魄。
2005年,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受邀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大型纪念雕塑,2007年12月13日,该组雕落成于南京并永久耸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主题雕塑,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被称为二次大战题材的史诗力作。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赞誉说:“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展现了人类罕见的历史悲剧,是雕塑的史诗。”这次在京展出的是由十座雕塑组成的主题为《逃难》的群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