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草原奔马,盈湖水中的曲折枝桠,池杉林里的七彩色叶,大草坪上的金黄菊花……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园里,广大“摄友”们将光与影调出了最靓的色彩,人与景绘出了最美的图画。
在本报与共青森林公园联合举办的两档金秋人文生态大戏“老凤祥2014都市森林狂欢节”与“老凤祥2014上海菊花展”中,市民参与最热、呼声最高的当属“共青秋韵”摄影大赛。自去年第一届大赛举办获得满堂彩之后,本届“共青秋韵”摄影大赛已然成为沪上广大摄影爱好者口口相传的经典品牌。
前天,经过评委反复讨论研究,所有奖项终于尘埃落定。80幅获奖作品名单请关注12月23日“新民印象”和“上海花城”微信平台。
比赛接地气
老少都参与
“共青秋韵”摄影大赛秉承“平民摄影”的理念,本届比赛首次采用报纸投稿与微信端投稿两种方式,让市民游客无论用手机、卡片机还是专业相机拍出的优秀作品,均能随时随地投稿。
得益于此,近三个月的时间内,新民晚报与旗下微信平台上海花城共计收到千余位摄影爱好者提交的7000多幅参赛作品。
佳作特别多
评委很纠结
前日,由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星光分会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5轮评选,共计选出一、二、三等奖与优胜奖、入围奖等80件作品,并同时选出40件微信平台获奖作品。
在评选现场,记者看到眼前几千幅作品,几乎铺满了近30平方米的会议室,专家评委们直呼今年参赛作品水平较上一届有了明显提升。面对五光十色、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评委们也犯起了“选择纠结症”,皱起了眉头。最终,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和历时近3个小时的评选,今年“共青秋韵”摄影大赛的所有奖项均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