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步寒 陈燕
潜艇兵走向大西北
1944年,刘延文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少年时就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是他那时的偶像,因为这种动力,刘延文年轻时注重锻炼体魄,练就了敏捷有力的好身板。
从学校毕业后,刘延文满怀报国热情,参加了当时相当神秘的潜艇兵选拔。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他成功入选新中国海军潜艇学校学习,成了新中国守护海疆的保卫者。“那时候,要进行潜水、抗寒等极端训练,虽然辛苦异常,各种条件也相对简陋,但我们这些学员们心里却是铆足了劲,充满了热情。”刘延文说。
然而,世事多变,刘延文这一批潜艇学校学员最终未能真的走入潜艇,但刘延文还是留在了部队。1964年,老刘被分配到第二军医大学学习药学,毕业之后,由于工作需要又改行,成为了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下属单位的一名参谋。不久,刘延文离开了原先参谋的岗位来到兰州军区某部医院。
他从普通的药剂师干起,30多年时间里,一步步成长为药剂科主任。老刘告诉我们,那个时候在大西北,许多边防哨所都建在崇山高原之中,每年他们都要去送医送药,在冰天雪地、戈壁大山中,那些坚守岗位的战士和军属,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造就了他对于服务军旅的热诚和坚持。难怪多年后的今天,老刘依旧说,革命先烈和为国致残的战士都是英雄,为他们和遗属做点事,是他这辈子事业的延续,也是他终身的情感寄托。
做一名优抚志愿者
刘延文的志愿者生涯,是1999年他退休来到上海开始的。那时,刘延文落户在普陀区的曹杨新村街道。在一次普陀区双拥办组织的座谈会上,老刘第一次了解到城市化地区双拥工作的特点。比起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物质帮助,上海城区的军烈属、残疾军人及退伍老兵等优抚对象,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关爱照顾和解决难题。
恰在此时,双拥部门也在筹划从全区上千名优抚对象中,遴选一批古道热肠的志愿者,建立一支优抚对象互助服务的联络员团队,配合双拥部门承担起走访、慰问、探望等情感工作。老刘成了首批优抚联络员之一。
刘延文说,当时女儿和老伴都已搬到了闵行区居住,他也有过搬到闵行的想法。然而,优抚联络员的身份让他打消了这一念头。在老刘看来,再次服务这些在部队工作生活过的优抚对象,宛如自己的青春重现。因此,对于分配给他联络的30多名优抚对象,老刘着实用足了心思,他花了3个月时间,逐一上门了解情况,哪户军烈属家有困难,谁家子女不在身边,哪位老战士曾在战斗中受过伤,他都摸了个清清楚楚。每个月,老刘都会上门或电话与他们联系,听听家长里短,问问所需所盼。他也为独居的老人送慰问品,去医院探望过生病住院的军烈属。渐渐的,附近的优抚对象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刘师傅”。
让刘延文感到格外开心和欣慰的,就是他还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了不少实际需求和困难。在一次走访中,刘延文了解到,80多岁的残疾军人孙大爷腿部曾受伤,如今,几乎不能自主行动。前不久,孙大爷在洗澡跨越浴缸边沿的时候,不慎摔了跤。孙大爷希望租借一副轮椅,并联系一家工程队,“改造”家里的高沿浴缸。老刘得知情况,专程到孙大爷家查看情况,先后帮他联系了几家装修队伍,但因工程太小,没有一家装修队愿意承接。老刘没有灰心,又积极找到街道沟通商量。经过一番协调,在街道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孙大爷“盼”来了轮椅,工程队还为他家的浴室进行了无障碍的改造,加装了防滑砖。如今孙大爷可以坐在浴室淋浴,不仅方便舒服,而且保证了日常的安全。
推动理发实事项目
刘延文今年已经跨过了古稀的门槛,但是,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依旧能看到他的精神矍铄,依然可以感受他的真诚豁达。弹指间,刘延文已为优抚对象服务7年。很多人60、70岁就到了“休息”年龄,刘延文却认为,这时是“志愿服务的黄金年龄刚刚开始”。他时常会操着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一边说自己并没有作出多少成绩,一边不住地表示要继续做好服务优抚对象的勤务兵。正是因为有着这么一股子谦虚和实在的劲头,老刘在志愿服务中,特别善于思考,会总结。用曹杨新村街道优抚科科长朱训德的话说,老刘的工作往往有着“前瞻的指向作用”。
退伍残疾军人高老伯今年89岁,曾参加过朝鲜战争,在战壕里遭遇酷寒,双脚最终因冻伤而腐烂,不得不截去了右脚的两个脚趾,被定为八级伤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高老伯的旧伤使他行动愈发不便。去年以来,几乎无法走出家门,这样一来理发成了大难题。今年初,刘延文在探望中,看到高老伯的长发已经及颈,吃惊之余,老刘立即找来了理发师,上门为老人专门理了次头发。
走出高老伯的家门,刘延文开始思考,看来上门理发的需求对年迈行动不便的优抚对象应该具有普遍性。于是,他专门找到街道的双拥部门,反映自己看到的情况,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年3月,普陀区全面推进了“关爱功臣”主题活动,曹杨新村街道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在设定针对优抚对象的服务内容时,曹杨新村街道就将上门理发列入了优抚对象需求的问卷选项中,果然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优抚对象选择了这项服务。最终,这项服务成了普陀区“关爱功臣”的实事项目,全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都能定期享受到这一免费上门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