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和台下,万芳判若两人。
台下,她静静地坐在咖啡厅里,说话的声音轻柔到你必须把耳朵竖起来。眼神倦怠。她总是在抱怨:“房间里有人抽烟,这边的人抽烟好凶啊。”可是放眼望去,哪里有什么烟雾缭绕?鼻子里也丝毫没有闻到什么刺激性气味。这样说着说着,开始有一点灵异的感觉。
可是一旦到了台上,万芳就不再韬光养晦,她素净的声音响彻整个空间。
作为台湾滚石唱片的唱将级女歌手,万芳声音的表现力在华语音乐圈有口皆碑。《割爱》《温哥华悲伤一号》《猜心》《Fly Away》《孩子气》,特别是为尔东升电影《新不了情》配唱的主题曲,都曾在排行榜上驻留多周,连蔡琴都有点嫉妒,感叹:为什么像《新不了情》这样的好歌没有落到她的头上?她的17张个人专辑一定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为什么她的名字永远要被淹没在陈淑桦、林忆莲以及后辈的孙燕姿、梁静茹的盛名之下?
没有亮丽的外表,也从来不会炒作绯闻,所以也就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却拥有稳定的听众群。这样的一个都会女子,歌唱着自己和她人的爱情伤痕,痴男怨女的房间唱游。舞台上,灯光亮了,三张椅子,麦克风、吉他和手风琴,再简单不过的舞台设计,她素净地面对每一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
有歌词和她惘然的心情。她用一点点沙沙的嗓音,唱着这样的歌词:“最后一杯咖啡,温暖了手,芬芳了离别。”
看过她的现场,你才会发现,这时的她,有一种你在听唱片时感受不到的力量。也许因为她从小就是左撇子的关系,敏感的内心总是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所以她会在演唱会现场忽然怒斥娱乐圈的种种怪现象。你从中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尊严、骄傲、内心的挣扎和荒凉。当然,她是孤独的,她自己清楚地知道:“来看她的演唱会在上海大概要算是小众。”是否因为这样,她才想要小众到底,所有她的专辑主打歌一律被打入冷宫?演唱的是《不确定》《迷惑森林》《知道不知道》,它们沉默了太久,带着岁月的痕迹,十多年来,这些歌可能从来没有被人在舞台上唱过。而当万芳轻轻擦去它们身上的灰尘,让曾经听过这些歌曲的人,忽然想起曾经的那一个下午或者夜晚,风是从何处吹来,吹过我们的眼眶,在惊恐不安中看到我们曾经年轻的脸。
手风琴的声音特别哀怨,带来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的忧伤气息。吉他,仍像文学般抒情。
当她的声音像一杯咖啡温暖了孤独的心,最后一个音符落幕时,离别也变得无比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