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太史蛇羹
钟洁玲
  ◆ 钟洁玲

  上海电视台要拍一部关于粤菜大宴的纪录片,这场大宴选了几个鼎鼎大名的粤菜,但第一主角却是一盘汤羹。广东本是汤的王国,但是这一回,所选的汤,不是一般人家做得出的老火汤,而是这些年被史海钩沉出来的太史蛇羹。

  为什么要选太史蛇羹?因为它有故事。电视台的许编导有人文情结,决心把一个百年前的沧桑故事搭配着蛇羹呈现出来。要知道,观众对故事的胃口是无止境的。太史蛇羹的创始人是一百年前雄踞羊城食坛、有羊城首席美食家之称的江孔殷。

  江孔殷的父亲是巨富茶商,他本人则是清末最后一科进士。中进士方可入翰林,粤人把入翰林的人称为“太史”,江孔殷就自称“江太史”。当年的太史第坐落于广州河南同德里,占据四条街。太史第内养兰一百二十种,关起门来家有五六十人吃饭。雇有四名厨子:一位中菜大厨,一位点心师,一位斋厨,还有一位西厨。太史菜是在江太史的百般挑剔和亲自参与下定型的。江家创出一道新菜,广州各大酒楼马上“山寨”,冠上“太史”二字。屡受欢迎。

  每年秋天“三蛇肥”的季节,江家开始举办蛇宴。太史蛇宴是太史菜里最负盛名的菜式,它不仅是一道菜,而是一个以蛇为主题的宴席。是江太史的传世之作。蛇宴里面的主角,就是太史蛇羹。

  许编导看过我著的《粤菜传奇》,得知我正在写一部关于江太史的长篇小说,便辗转找到我,约我一起到江太史的故乡——从前属南海县今天属佛山市辖下的下朗村。无独有偶,村里有一位江姓师傅如今正在经营“太史蛇羹”。他叫江欣灿,入厨行30多年。1991年开始学习烹蛇,一直做蛇肴,主要的蛇碌、蛇丝等。两三年前开始做起蛇羹。他带的徒弟里,有一个江太史的后人。一天这个徒弟对他说,我家祖上有个鼎鼎大名的太史公,创过一道驰名粤港澳的太史蛇羹,不如我们就用他的名义。于是他们到处搜挖资料,但一百年来沧海桑田,太史蛇羹的配方,众说纷纭,俨如一部“罗生门”。江太史因遇战乱,家道中落,后来皈依密宗,长年茹素。所有见过吃过的人早就作古,江欣灿只找到零星记载,之后通过一次次调整配料,自成一派,又希望借力于江太史的传说,于是树起了“太史蛇羹”的招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教育风采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教育专版
   第A09版:新民俱乐部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闻面对面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礼拜四,晃市集
温暖了孤独的心
取苹果
小 区
戏中戏
寻找太史蛇羹
无 题(394)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寻找太史蛇羹 2015-05-03 2 2015年05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