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头汤面
彭瑞高
  文 / 彭瑞高

  自古至今,总有人喜欢“抢在头里”,故而以“头”为名的东西,就显得格外金贵。举例而言,“头汤面”“头汤浴”,上海人就很看重。

  “头汤面”是指点心店开门后,用头锅水下的第一拨面条。因为水清,撩起的面条十分滑爽,特别受吃客欢迎。之后,面条下得多了,汤浑了、发腻了,面条就会变得不爽口。在单位食堂里,也有人喜欢吃“头汤面”,早晨一进食堂,就叫:“阿姨,来碗头汤面!”

  “头汤浴”,则是“混堂”里的事情。“混堂”(有人也写作“浑堂”),就是大众浴场。每天开门迎客的那一池清水,就被称作“头汤”。其实,“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样是“头汤浴”,在仅仅百里开外的苏州城里,就不被看好。老派苏州人上混堂,讲究“生水”和“熟水”。池水忒清,属于“水生”,苏州人认为在这样的池水里洗澡容易伤身,不值;开门后浴客多了,池水浑了,才是“熟水”,这时下去洗澡才养身。所以在苏州赶“头汤浴”,苏州人会笑,有时还会说:“这个人肯定是上海人!”

  上海人不惟喜欢“头汤面”“头汤浴”,还喜欢吃“头生蛋”。“头生蛋”,也称作“头窠蛋”,就是母鸡母鸭生的第一颗蛋,蛋壳上带一点血迹的那种。上海人的通行说法是,头生蛋营养丰富,吃了特别补身体。

  上海人家里的第一个儿子,叫“头生儿子”;第一个女儿,叫“头生女儿”。不消说,父辈祖辈都是特别喜欢的。“头生儿子”“头生女儿”分别读如“头生尼子”“头生囡嗯”,听得出,就在这读音里,也有脉脉温情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教育风采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教育专版
   第A09版:新民俱乐部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闻面对面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到“八仙桥”淘零头布
头汤面
登记装电话长龙
沪上以人个姓名命名个马路
学“春晓”
上海闲话个“大”(dha)搭“大”(dhu)
好囡囡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头汤面 2015-05-03 2 2015年05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