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一天,应先生朋友邀请参加他儿子婚礼。早上5点我们从上海出发,路途6小时,中午11点到达了目的地——温岭石塘镇前红村。
婚房坐落在海边的楼房四层,面朝大海,清晰可见新郎家的那条650吨的渔船停靠在码头边,朋友家长年以出海捕鱼为生,过着小康生活。
下午2点,一支迎亲队伍早在村口等候,婚车到后立即鞭炮四起,新娘身穿大红婚纱在新郎的小舅子和两个花童的陪伴下,从村口走进新郎家,一路彩带、气球把新娘围得步履难行,按当地风俗,新郎不去新娘家迎接,在自己家等候。
一番热闹后,下午4点半婚礼正式开始。30桌的酒席摆设在村里健身广场中,请专业人员用专用材质围搭起了婚宴厅,宽敞、喜庆、热闹、温馨,各种酒类饮料堆积如山,一点不逊色上海五星酒店的气派,大展当地习俗的气势。宴席由18人组成的一支服务队,从进货、配菜、烹饪、端菜、洗刷、搞卫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原汁原味的酒席以海鲜为主,新鲜美味,一千多元一斤的鱼白,三斤多重一条鲳鱼,大龙虾、海参以及用各种鱼类做成的鱼糕、地瓜粉制成的肉丸、面拖黄鱼、油炸蜜枣和民间甜点都是宴席必有的菜。还有好多菜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品尝到的。如按照上海酒席的定位价,这里每桌应该在8000元左右。
整个婚礼过程没有任何仪式,入席就开始吃,不限时、不限量,尽情享用,席间有新郎新娘敬酒过场,退还红包(当地风俗不收取任何人礼金,人们表示祝贺送上红包,宴请方先收着,等婚礼当天宴席上一一退还),等于来参加婚礼的所有人都是白吃白喝。这也太大气了吧!
大气的不仅如此,还有每桌席上除了两包中华烟外,凡参加婚礼者每人(儿童除外)一包中华烟,不分男宾女客,一视同仁。每人的一份喜糖是一个大礼包,里面有费列罗巧克力、鸡蛋、饮料和精美甜点等,价值百元。这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咳,真正小家子气的是我们上海人呐。
渔村吃喜酒,不仅使我了解了渔家儿女的嫁娶风俗,还看到了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代代传承的传统民风,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温岭朋友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