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按照协议,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滴滴出行昨天宣布收购优步中国,乘客最关心的两个问题,莫过于“是否还有补贴”和“是否会涨价”。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网约车价格如何,有赖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网约车平台须谨慎行之,因为乘客最后还保有“用脚投票”的权利。
补贴“烧钱”将不再
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专车市场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7.8%、3.3%和2.9%位列二、三、四位。若从市场份额看来,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必将坐实中国专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虽然滴滴没有宣布从此将停止补贴,但疯狂补贴“烧钱”也无必要,这恐怕也是双方投资者推动合并的考量之一。就连位列第三的易到也在昨天发表声明称,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使得中国出行市场将回归商业本质,疯狂补贴“烧钱”的时代将过去,重回用服务和品质赢得市场的时代。
悄然“涨价”已开始
如果按照一季度的数据,滴滴+优步占了专车市场的约94%份额,一旦交易完成,是否触及垄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昨晚也就此发表评论称,“从冤家到‘亲家’,以利相交,无可厚非。这种聚合是否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会否伤害公共利益?当初滴滴与快的联姻,消费者已甘苦自知。下一步会涨价吗?请记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事实上,在还未宣布合并之前的7月中旬,滴滴、优步已悄然涨价。例如优步,之前是每公里计程费1.5元,每分钟计时费0.2元,7月份已悄然涨至每公里计程费1.79元,每分钟计时费0.3元,涨幅约20%。滴滴涨价幅度也差不多;而易到也跟进涨价。
市场竞争还将持续
滴滴、优步联姻后,并不意味着中国专车市场就没有竞争了。首先,根据刚刚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专车实际上属于出租车的一种,网约车平台相当于一家出租车公司,滴滴优步依然要与传统出租车公司竞争。其次,虽然联姻使得专车市场上的竞争者少了一个,但市场还存在其他的选择比如易到、神州,以及一些城市专车比如北京首汽约车等,而目前这个行业,很多消费者都是根据价格选择平台,品牌忠诚度比较低。也就是说,滴滴、优步联姻后,在价格问题上必须谨慎,因为竞争还在,更因为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
网约车新规刚刚出台,而大量的具体条款又授权城市政府根据各自情况实施,所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影响有多广、多深,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