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好像没有哪一样吃的东西是花钱买不到的,偏偏今天的主角——新雅手工月饼,还真就稀罕到年年临近中秋节,都会供不应求。
从新雅传来的消息显示:今年手工月饼礼盒——“港式皇牌”和“五福之尊”预售均已过半,且销售速度快于往年。据悉,今年“港式皇牌”礼盒和“五福之尊”礼盒的产量和往年一样,依旧分别是5万盒和10000盒。按照眼下的销售情况估算,新雅手工月饼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年依旧会出现。
在这里我们提醒消费者:如果你钟情于新雅手工月饼,不妨尽快出手预订;如果你从来没尝过新雅手工月饼,更是怎么都应该买点尝一尝。那美妙的滋味,亲自试过你才能有感受!
手工月饼稀罕在哪里
月饼作为传统节令食品,由来已久。最初的时候,它就是手工制作的。后来,食品行业进入现代化工业时代,月饼生产的一些环节,比如揉面、包馅,就由流水线完成了。
流水线当然有流水线的好处。第一,它速度快。以前,月饼的产销模式都是“前店后工场”。后来,喜爱新雅月饼的人越来越多,“前店后工场”再也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购买力。新雅借助食品工业化的发展契机,开设了新雅食品厂,引进了月饼生产流水线,这样一来,月饼的产量大大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能享用到新雅月饼,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事。第二,流水线的生产环境,更便于食品卫生的掌控,这对于月饼这类产自高温季节、产量又巨大的节令食品来说,当然是好事。
纵观如今的月饼市场,各品牌已经全面进入工厂化时代,可见,当初新雅的领先一步,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不过这样一来,手工月饼难得一见,也就变得稀罕了。
稀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它的口感更传统。
为什么这么说呢?传统的月饼都是手工制作的,柔软度更好。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月饼,经过机器的挤轧,不管饼皮还是馅心,都不如手工制作的月饼松软。其次,手工制作的月饼,皮可以做得更薄,馅可以包得更多,机器在这方面也要逊色一些。还有,深受上海人喜欢的双黄莲蓉月饼,一定要手工包制,机器根本完成不了。
新雅为何要“限量生产”
新雅手工月饼年年都供不应求,有人曾建议新雅增加产量,可这个建议被陈耀良否定了。他告诉我们,就算最有经验的师傅,一分钟最多也只能包2个手工月饼;而培养一个手工月饼师傅,需要好几年,盲目扩大手工月饼生产队伍,生产者中必然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要对消费者负责,对新雅的金字招牌负责!”陈耀良斩钉截铁地说。
据悉,新雅手工月饼车间有近30位师傅,他们平均年龄40多岁,年龄最大的超过70岁,最年轻的刚刚30出头。老师傅有着40多年制作月饼的经验,他们用“传、帮、带”的方式,将手工月饼的制作工艺一代代传下去,不让它失传。
我们看到,包馅的师傅们用两只手兜着饼皮,慢慢将炒制好的馅料包进去,成品四周必须厚薄均匀,不能露馅。最有韵味的工序要数“出模”:左敲一下,左边松动;右敲一下,右边松动;再敲一下,月饼脱模——“咚、咚、啪”三声,一个饼皮松薄、馅心饱满、花纹清晰的手工月饼便做好啦!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一般人没有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根本不可能完成。我们还发现,手工月饼车间对环境卫生的要求程度甚至超过了流水线车间。新雅掌门人陈耀良说:我们不但要给消费者更传统的选择,还要给他们更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