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股悲怆情绪蔓延自媒体和“朋友圈”。山东临沂18岁少女徐玉玉的生命突然陨落,震惊国人。9月即将跨入大学的她,19日被骗子假借发放助学金名义,以电话骗取整个家庭省吃俭用攒下的9900元学费。被骗后,徐玉玉在残疾母亲面前懊悔自责、哭得很伤心,当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突然昏厥,抢救无效离世。当地警方已对此成立专案组。
如同不久前的魏则西事件引发公众对互联网虚假医疗广告的集体炮轰,徐玉玉的死亡正在点燃公众对电信诈骗的集体愤怒。人们愤怒,为何骗子到了这等无孔不入地步,前脚受害家庭刚接到教育部门扶贫助学电话,后脚行骗电话即至,这让涉事未深者如何防备?人们愤怒,为何骗子深不见“底”,竟连贫困家庭的学费也要骗,人性的底线在哪里?
人们也追问,面对已经渐成对国民“围剿”之势的铺天盖地诈骗电话、信息泄露、广告骚扰,公民信息安全的城池在哪里,守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卫士在哪里?花季生命陨落,构成的家庭难以承受之重,又能否震醒社会,亡羊补牢,砸下面向电信诈骗这颗毒瘤的重拳?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被骗大学生接到的电话以171开头。有民警反映,虚拟运营商操持的170/171号段电话,已经沦为电信诈骗电话重灾区。这又让人想起电信部门长期饱受诟病的把关不严话题。按工信部要求,明年7月底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此次事件提醒监管者,实名制决不能遗留死角。
如果公众老老实实提供真实信息,而诈骗犯们却可以利用管理不严暗箭伤人,这无疑会让人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监管能否对各类运营商一视同仁,严厉追责网络运营商的把关不严,倒逼各类企业提升技术手段,这关乎电信诈骗之门能否有效闭合。
当地警方已对此事立案侦查,无疑令人欣慰。然而,若非闹出人命,若非举国关注,警方还能如此高效率、投重兵吗?在媒体的视角之外,更隐藏多少倾家荡产的锥心泣血之痛?唯愿警方能对电信诈骗案投以更多重视。当然,如何在全国撒下恢恢法网,有赖执法机制创新和协调。
另一个方面是信息安全。诡异之处在于,徐玉玉正在办理教育部门的助学金,骗子竟然就找来了,她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这条线索值得追查。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实中公民信息泄露态势之重,恐怕你我都可从每日推销电话的轰炸中感知一二。刑法中已列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何信息泄露还是如此严重?由此可见我国系统性打击泄露公民信息犯罪机制的缺失和无力。相关机构职责不明,互联网企业信息防护手段不够,犯罪分子面临的处罚不重等问题的破解,都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