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指的应该是文化的鉴赏力、辨别力,或者叫思维能力,而不是那些专业技术知识。文化素养,来自丰富的阅读积淀、欣赏积淀,当古往今来的文化精华沉淀下来,蕴藏于内心、储存于大脑后,最终就可以升华为做人的力量。
然而,如今的网络阅读却很难让人有所积淀。
面对每天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看标题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内容似乎成了阅读的次要,一条条耸人听闻的标题,除了扎眼,哪来的什么积淀。通过新媒体阅读著述当然不能说不好,每天如潮水般转发的微信里有很多就是好文章。但新媒体阅读的特点恰恰是浮光掠影,一扫而过又能留下什么?这些著述,无论多好,到头来都可能成了过眼烟云。网络时代的快餐阅读,其致命弱点就是缺乏积淀。
积淀还需要思辨,没有思辨的阅读和欣赏是无法升华为素养的。可网络最泛滥的就是轻言妄语,最缺的就是深入阅读、经过思考后的发声。
天天如饥似渴地等待新的信息,一见标题赶紧就转,不看内容就急于说话,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便彻底失去了积淀的能力,所有信息在自己的身上都是中转,积累不下来,更沉淀不下去。
要想重新培育起文化积淀能力,关键在于自控,能在海量信息中自我控制,学会淘洗、学会精读、学会思辨,学会不被八卦所诱惑。
(陈原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