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毕业的英国导演哈里·费尔,把舞台分成两个不同空间但同一时间的表演区。如左边是客厅,右边是公园,但两个空间的人物却可以“穿越交流”,如此,不仅能更好地表现故事的丰富内容,也有利于喜剧情境的制造。不过,这也要求对舞台安装、景片迁移、道具摆放、灯光调试、演员抢装等每个相关环节的操控更精准、配合更密切。从制定计划、梳理清单到现场操作的每一个环节,英方团队都有表可依、按表落实。演员进场前更专门进行迁景排练,将每次抢台时间精确到秒。服装设计系根据英国图册反复斟酌,手包皮带、鞋子发饰,一切配饰的搭配都做到有据可依,以确保该剧展现纯正的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风情。
基于两个表演区的舞台呈现以及该剧演员数量、剧情的需要,中外演员们上下场的频率、方位要比其他歌剧更为复杂多样。在实际剧场合排时,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外方主演等都是平行工作,不仅需要多名高水准的同步翻译,更需要他们有丰富的跟排经验。
《法尔斯塔夫》是威尔第喜歌剧的巅峰。并没有大段悦耳的咏叹调,却有数量相当、组合多样的重唱段落。除了常见的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威尔第还谱写了节奏密集、和声丰满、令人拍案叫绝的九重唱、十重唱,实属罕见。当然,这也是对演员们不小的考验。首先要丝毫不差地完成各自高难度的音乐演唱,同时还要根据情节记住走位,完成配合默契的传神表演。对中方演员来说,绕口令式的意大利语已要让他们多花不少力气,而与优秀外方演员对戏也会给他们在演唱及表演上造成压力,当然,这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