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丁红华用心让肿瘤患者找到快乐
~~~——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丁红华用心让肿瘤患者找到快乐
~~~——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丁红华用心让肿瘤患者找到快乐
~~~——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丁红华用心让肿瘤患者找到快乐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使医生”常开“心灵处方”
——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丁红华用心让肿瘤患者找到快乐
左妍
■ 丁红华的患者说她有着神奇的“魔法” 胡杨 摄
  “我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但我不畏惧病痛和死亡……”77岁的蒋阿姨日前委托儿媳给本报送来一封“感谢信”,身患恶疾的她连连感慨自己“幸运”,因为在生死关口遇到了一位“天使医生”。

  蒋阿姨口中的“天使医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丁红华。记者采访中发现,丁医生有着神奇的“魔法”,她的病人不管男女老少、病情缓急,大多保持轻松乐观,许多人甚至收获更长的生命。

  “你的微笑,照亮我的余生”

  蒋阿姨昨天告诉记者,3年前确诊肠癌晚期,外院医生直言,“最多2个月”。蒋阿姨几近崩溃,愁容满面。儿媳带她来到市一医院,挂丁红华的专家号。第一次见面,丁医生耐心倾听蒋阿姨的诉求,轻声细语道,“我知道您怕什么,不试试怎么知道治疗一定痛苦呢?”

  在丁医生的建议下,蒋阿姨开始化疗。三程化疗后,复查腹部CT,肿瘤居然缩小了一大半!这时,丁医生又与市一外科团队会诊,为蒋阿姨切除了肿瘤。原本进入生命倒计时的蒋阿姨,现已生存三年多。蒋阿姨每次看病,丁医生总是朝她微笑,给她信心,耐心解释病情,再多的问题也不嫌烦。“您年纪大了,化疗方案是量身定做的,身体肯定吃得消。”“您儿子儿媳这么孝顺,您更要配合积极治疗啊。” 

  蒋阿姨说,这几年病情也有过反复,但每次想到丁医生,她便不再惧怕病痛,连住院化疗都成了快乐的事,整个病房充满欢声笑语。最让她感动的是,丁医生从不拒绝患者的要求。有一次,病房里有位肿瘤病人感觉自己不行了,出院前提出抱一抱丁医生。丁医生爽快答应,张开手臂弯下腰,给了病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病人相当感动,瘦弱的双臂不停颤抖,“丁医生,谢谢你!为我延续了这么久的生命,我已无憾……”

  后来,蒋阿姨把这个故事写进了一封感谢信,寄到上海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黄红读完这个故事,也十分动容。

  “救命恩人,我只听你的话”

  80岁的王老伯去年在其他医院确诊前列腺癌,要治疗,每月得花至少4万元。王老伯说,年纪大了,花这冤枉钱没必要,不如回家“等死”。

  “老先生,我家有亲戚得了和你一样的病,已活了10多年了……”第一次见面,丁医生就给王老伯打了定心针。随后的日子,每次给他看病,总要花时间和他聊天,拉拉家常。

  刚住院治疗,王老伯心情不好,每顿只吃一勺饭。丁医生来查房,站在王老伯床边笑着说,“我们分工合作,你的任务是吃好、休息好,我们的任务是为您治疗。你自己的任务没人能帮你完成啊!”几句玩笑话,王老伯的心情放松了,饭量也从一勺变成了一碗。

  “丁医生医术高,医德更高。”王老伯的儿子说,丁医生总是全方位地评估病人的利弊得失,为父亲设计方案既考虑病人年龄大、耐受性差,又要力求少花钱看好病,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如今父亲基本康复,只要门诊随访,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父亲将丁医生视为“救命恩人”,对她的话无条件“服从”,比家人说话还管用。

  “妻子去了,我仍心存感激”

  “看到过有些医生的冷脸,习惯了门诊医生的三言两语,这个医生完全不同,不仅延长了我妻子的生命,更用真心的话暖了我们夫妻俩的心。”倪先生回忆起去世的妻子,眼眶湿润。

  2008年,倪先生61岁的妻子罹患乳腺癌晚期。妻子不想拖累他,不愿治疗。“她身体十分弱,坐下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倪先生不愿放弃妻子的生命,带她到市一医院就诊。

  倪先生说,丁医生对妻子十分关心,很快就安排住院检查治疗;有了临床试验的新药,也鼓励他们去试一试。短短几个月,妻子的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提高了,心情自然开朗了,妻子每天还要兜兜马路买买小菜,一点不像病人。尽管5年后妻子去世,倪先生仍充满感激,对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结局,怎么活着才是重点。妻子的生命最后时光不觉悲伤,我也此生无憾。”

  “我21岁,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满头银丝的刘芝兰是市一医院肿瘤康复沙龙的创立者,也是认识丁医生最早的一批老病人之一。1995年她患癌,丁医生怀着身孕,挺着大肚子给她看病、换药。“丁医生的孩子现在21岁,我也21岁,我的第二次生命就是丁医生给的。”

  刘阿姨说,20多年来,丁医生水平高了,病人多了;不变的,是她一如既往的热心和耐心。丁医生的病人都是“终身保修”的,只要跟着她,就会得到最好的服务。她还有个习惯,工作再忙,都要抽空回复病人的电话和微信,“他们遇到的难题,或许性命攸关”。

  对家属来说,市一医院肿瘤科的医生不仅有水平,更有人情味。徐阿姨的丈夫患肝癌去世,8年来她每年端午节亲手包粽子送给丁医生;患乳腺癌的周女士去世,家属回忆起陪伴抗癌的点滴,竟是快乐多于痛苦……

  肿瘤科,也许是许多病人生命的最后一站,丁红华深知病人最需要什么。“不留遗憾!”对病人如此,对家属如此,对医生亦是如此。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大购网专版
“天使医生”常开“心灵处方”
被逮捕后不再一押到底
深化合作推动沪黔两地发展
“魅力上海”推广活动在塔什干揭幕
新民晚报要闻A02“天使医生”常开“心灵处方” 2016-09-27 2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