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浦8.3公里世博园 56盏火焰灯将重新点亮
姚丽萍
■ 黄浦滨江世博段规划图 新民图表 制图 叶聆
流光溢彩的外滩 郭长耀 摄
南园滨江空气清新风光怡人 杨建正 摄
  本报记者 姚丽萍

  ■ 起讫点 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东临黄浦江,西至中山路

  ■ 全长 8.3公里

  ■ 计划全部打通时间 2017年6月

  ■ 景观线路 通过风貌保护道路串联历史记忆,将形成4条文化探访路线,包括:外滩线,串联外滩源、陈毅广场、外滩建筑群;豫园线,串联豫园、城隍庙、代表性里弄;南外滩线,串联老码头、滨江五库、董家渡公园、黄金荣仓库;世博线,串联工业记忆江南造船厂及其周边区域

  ■ 需要拆除或迁移的主要设施/建筑 需要改造的三个轮渡站: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董家渡轮渡站、陆家浜路轮渡站。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将进行功能整合,统一改造;董家渡轮渡站建议仅保留人行轮渡功能,综合设置水上巴士码头。为充分发挥滨江景观的功能,三处轮渡站改造均采用办公与轮渡功能分离方式——保留一层轮渡功能,利用屋顶平面作为观景平台实现滨江贯通;同步解决轮渡站办公与轮渡分离后办公功能的选址问题

  ■ 目标 黄浦滨江地区将打造成为更有文化韵味,更具活力氛围,更加舒适宜人,更能引领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区”

  每天清晨,听江上汽笛长鸣,看岸边芦苇摇曳,自从2010年世博会后,这就是南园一带居民晨练时司空见惯的场景。

  如今,不一样的是,连接徐汇滨江和黄浦滨江的日晖港人行天桥就要开通了;明年6月,8.3公里黄浦滨江岸线将全面贯通,浦西园区56盏世博火焰灯重新点亮。

  还江于民,共享公共空间,畅通和亮灯,成为8.3公里黄浦滨江岸线未来八九个月里的关键词。如何畅通,如何亮灯?第一步,是要先疏通“三个点”。“十一”来临之际,记者从南园日晖港人行天桥至外马路码头一路沿江采访。

  南园排水泵站“破墙通路”

  南园,曾经是闽南同乡泉漳会馆旧址,很多年里,它仅仅是一座小小的公园。2010年世博会前,与南园改造扩建共成长的是——8万平方米的黄浦区南部滨江绿地。

  黄浦区南部滨江绿地东面与世博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相邻,紧靠卢浦大桥;南濒黄浦江,隔岸为湿地公园;西接徐汇滨江景观长廊,北靠正在兴起的高档楼宇群。

  从日晖港到卢浦大桥附近,滨江绿地有一条沿江砖红色塑胶步道,晨练的、夜跑的、散步的,都有了好去处。遗憾的是,靠近卢浦大桥的一处排水泵站水泥墙阻断了步道。什么时候,才能贯通步道?

  今年8月,黄浦区滨江岸线规划和开发建设情况发布会透露,《黄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编制已完成,明年6月,黄浦滨江岸线从外滩向南延伸,连接外滩、南外滩、世博园等三大区域的8.3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通过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完善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五道融合,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的公共生活岸线,营造经典慢生活。

  “打通南园滨江步道,得到排水泵站管理方和卢浦大桥管理处的大力支持。”黄浦区滨江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常务副主任戈珺说,排水泵站将拆除现有的水泥墙,让出公共空间,贯通步道;打通步道,既要让居民共享滨江公共空间,也要保障安全,排水泵站要安全作业,防止人员特别是小孩子误入,会做出专门的保障设施设计;这个点打通后,采用泵站前新辟陆上通道,利用现有高桩码头新建水上栈道的形式进行双向贯通。

  56盏灯重新点亮“世博情结”

  从卢浦大桥到南浦大桥,中间是世博园。2010年世博会落幕后,浦西世博园也随之关闭,8.3公里滨江沿线世博段无法通行。2010年世博会,船舶馆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船舶馆的原址是江南造船厂,单凭江南造船厂上百年的气场,就会令无数人慕名前来。

  世博会后,船舶馆关闭,周围砌起了大院,船坞和远望号静默在大院里,等待来日开发利用。

  大院外,却是挡不住的“世博情结”。大院保安说,常常有人会走到大门口问,能不能进入看看,中国馆那么近,穿过大院好走到中国馆吧?这个问题让保安笑了,船舶馆在浦西,中国馆在浦东,穿过大院也走不到中国馆,那得渡江,不过,再过几个月,8.3公里滨江沿线世博段就要打通了,浦西世博园的56盏灯也要重新点亮了。

  依据规划,黄浦区与世博集团共同对世博浦西园区——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约3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进行景观优化设计。确定方案以滨江公共空间的人行步道、健身自行车道、绿化廊道为主体,配以停车场、小型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重新点亮56盏世博火焰灯为标志,实现黄浦滨江世博段公共空间基本贯通。

  “黄浦滨江世博段公共空间改造,将满足多年龄段不同市民需求,吸引人气、充满活力。”戈珺说,利用1号船坞东侧大面积空地和现有张拉膜结构设置草地音乐广场;利用原有3号船坞下沉结构,改建为儿童运动游乐场;利用3号船坞西侧大面积空地和现有建筑设置沙滩运动场;利用L1码头,改造以游艇码头文化为基础的都市时尚空间。

  外马路码头“削平”修造“漫道”

  8.3公里滨江沿线,过了南浦大桥就是南外滩的外马路。外马路,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却是历史悠久,它是在租界之外,上海老城厢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新式马路,位于十六铺以南与董家渡之间,紧靠黄浦江,当时从动议到完工足足花了10年时间。

  如今,外马路边上就是防汛墙。不同于南园、世博园,从通行功能看,外马路原本就是畅通的,8.3公里滨江沿线通行在这里没有阻断;但从休闲功能看,这里却有“堵点”需要疏通,距离“还江于民”、亲水共享,却还有短板。在这里,疏堵点,补短板,首先要面对几个码头——海事码头、轮渡码头、环卫码头、淤泥码头。

  海事码头停靠着一艘3层楼的大船,上海海事局黄浦分局的众多职能都在船上执行,江上巡逻执勤等众多指令,也从这里发出。

  董家渡轮渡码头呢,浦西浦东坐轮渡的人们,每天也是少不了到这里渡来渡去。

  环卫码头和淤泥码头,负责处理整个黄浦区的的生活垃圾水上运输。依据规划,目前的协调进展是,弃用环卫码头和淤泥码头,生活垃圾运输由水运改为陆运,成本会增加,但为打通8.3公里,也是必须的。至于海事码头和轮渡码头,方案是削平——三层楼保留一层,与江岸齐平,看上去就像外滩亲水平台和金陵路轮渡码头那样。

  “南外滩外马路沿江,要修造沿江‘漫道’,可以供人们休闲、亲水、步行,叫它漫道,就是可以漫无目的走走逛逛,一路通畅,一路走到外滩,一路走到南园,都行;或者,就站着看看江景发发呆,也行。”戈珺笑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大购网专版
黄浦8.3公里世博园 56盏火焰灯将重新点亮
骑行的春天,来啦!
黄浦滨江·十年
新民晚报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A04黄浦8.3公里世博园 56盏火焰灯将重新点亮 2016-09-27 2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