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的妇女见到女红军,觉得十分惊奇——这些短头发、穿军装、皮带上挂着手枪的人真是女的吗?她们把女兵请到家中,仔细端详。确信她们真是女兵后,她们又高兴地让女兵们讲战斗故事。
这是发表在1936年《救国时报》连载作品《雪山草地行军记》上记述的一件红军趣事,作者杨定华,其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
红军开始长征前夕,刘英只有二十六岁,不到一米五高,娇小瘦弱,双眼奇大,如“洋布娃娃”。身材娇小的刘英(当时尚未与洛甫结婚)说,男男女女在一起工作,根本没有两性那种感情。“有时,”刘英说,“我们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在一起生活,有时在同一张床上睡觉。我们都不脱衣服。敌人离得那么近,我们又是那么累。我们找不到睡觉的门板,精疲力竭地一头倒在草堆上便睡着了。”
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在长征途中没有与他一道行军。当时红军规定极严,夫妇不能在一起。参加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中有三十名妇女干部,女护士和女勤务兵寥寥无几,三十名女干部中无一人在长征中牺牲。
1936年9月,刘伯承与汪荣华于甘南休整期间结婚。地点在成县境内清源河畔的曲子镇,婚礼简单简朴。汪荣华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于懋功会师时与刘伯承相识。刘伯承与汪荣华婚后不到一周,于行军途中遇敌机空袭,两人刚卧倒,一炸弹于身边爆炸,刘臀部负伤,汪小腿亦负伤。当时汪见刘伤重,心中焦急,刘安慰她说:“负伤没啥,革命哪有不流血的!”
蹇先任和蹇先佛是长征路上一对姐妹花,她们的丈夫分别是贺龙和萧克。
1935年11月1日,贺龙和蹇先任的孩子贺捷生诞生了。当时贺龙不在身边,姐夫萧克在附近找到一个遗弃的破房子,作为产妇的产房。姐姐蹇先佛已经提前来到妹妹身边照顾。蹇先任生一女,贺龙闻讯大喜,请萧克取名。当时,二、六军团会师后连战连捷,突破国军重兵围困,长驱直入湖南中西部。萧克笑呵呵回答:“捷生,打胜仗时生的。”贺龙抱拳谢道:“好,又响亮又有意义,秀才就是秀才。”出生不到20天的贺捷生,成为这支出征大军中最小的成员。
“秀才”萧克没有想到,他漂亮妻子蹇先佛也怀孕了。当时红六军团正在前往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途中。次年7月初,部队正过草地,萧克在一处牛场遗址为她围出三米见方的一块空地,四面的“墙”约有一米五高。她在那里生了一个男孩。萧克称牛场遗址为土堡,故为孩子取名为“堡生”。
“堡生”没有“捷生”命好。 1936年底堡生被送到湖南常德附近的祖母家里。后来死于日本人发动的细菌战中,当地在那场灾难中死了万余人。
红九军军长罗炳辉的妻子张明秀随他一起参加了长征,是参加长征的缠足女子。张明秀用她这双伤残的小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路程。这比男人所面临的所有考验都更为严峻。此外,她还怀了孕,在长征途中生了个孩子。
1936年6月30日,红二军团到达甘孜以西的绒坝岔等地,红二、四方面军会师了。为了庆祝胜利会师,7月2日在甘孜的喇嘛庙召开了隆重的联欢会。贺庆积将军回忆说,联欢会上演出的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文艺节目,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从苏联回来的李伯钊、张琴秋两位女同志跳的芭蕾舞,很新鲜。
十日谈
长征的细节
红军过草地的艰辛难以想象。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