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从201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到2015年以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区按照国家的要求,落实总体方案,一批制度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其中,金融开放创新方面,上海和广东,包括天津都有一些特色。上海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贸易账户的设立,核算体系,一批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的平台形成,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外汇资本管理制度等等已经在全国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探索香港推出人民币国际化,天津则推出融资租赁。上海在金融创新方面相对走在前面。
肖林介绍,目前4个自贸试验区发挥本地的优势,实现差别化的创新模式。上海自贸区以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开放最高的自贸区为目标,加强4个中心建设。天津自贸区利用区域一体化,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福建自贸区,主要是对闽台地区的合作和服务贸易的开放,打造合作的高地。
深化探索四大方面
肖林同时指出,从实践来看,自贸区还有需要深化探索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
■ 制度创新与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目前自贸区的不少领域已经初步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制度框架,但是改革的任务还是比较大的,4个自贸区统一实现的负面清单,条目还是过多,中方出价的清单相比限制过多,很多与国际的规则没有接轨。目前自贸区重点集中在投资贸易的一般领域,对知识产权,环境、劳工边界类的措施缺乏跟踪,也缺乏试验。
■ 部分领域的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尽管金融开放已经走在前列,但人民币跨境投资回流的渠道缺乏,跨境资金流动不够便利,金融业务产品有待加强。人民币资本项目有必须要开放,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 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度有待提高
自贸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协同配合,但是目前来说这方面差距还有很大空间,有些改革是呈现碎片化。中央各部委积极性很高,出台很多措施,但是很多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集成,需要下一步解决。
■ 自由贸易区与国家战略的联动有待加强
自由贸易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不够明确,这方面需要下一步研究的问题。全国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协同联动有待加强,全国各个自贸区之间的互通互联还有待加强。亟待建立信息沟通的常态化机制,构建一体化的合作环境。
有些举措先行先试
肖林建议,要适应新形势变化。当前美欧发达国家加快推进经贸、自由化趋势,对我国市场开放和体制变化有很大的压力。我国正在进行的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中,涉及扩大金融和服务业开放,有些举措,是否能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同时,鼓励各个自贸区根据自身的特色推进差别化的试验,加大自贸区的放权力度,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激励大胆创新,加强各个自贸区的联动。各个自贸区及时交流沟通,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率。
成功经验复制推广
肖林表示,要以试点地区的制度创新推进改革开放,从而推进下一步全国的新一轮的开放,注重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特别是符合国际经贸规则的,要创新加大复制推广,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更早享受制度创新带来的成效。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