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访部分道路、校园、居民家中等多个现场,实地查看强降水给居民的出行与生活造成的不便。
道路积水
教学楼门口成泽国
强降水来临,不少校园道路积了水。昨天傍晚7时2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松江区的华东政法大学。从思贤桥一路行至教学楼,地面上、主干道两侧地势低洼处都积着水,学生大多放慢脚步,小心绕过“水塘”。离思贤桥约50米远的东侧路面凹凸不平,由于连日下雨,路面已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洼”。
“只要下大雨,教学楼前都会积水,思贤桥下的拐弯处也常有积水,自行车从这里通过时,经常会将水花溅到行人身上。”一名丁姓同学表示。
人行道只能蹚水过
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博兴路近长岛路多条道路的人行道只要一下雨就会积水,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张杨北路博兴路路口。此时暴雨如注,周边人行道上来往的行人打着伞,步履匆匆。记者从博兴路一路往西,这里的人行道坑坑洼洼,不少砖块已“翻起”,稍有不慎,便会溅出“积攒”的混水。有的行人卷起裤边,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慢慢行走;有的行人索性走在马路边的慢车道上,十分危险。
马路拥堵
500米堵了40分钟
记者随后驱车上路,体验部分道路的拥堵情况。
在延安西路高架虹许路出口附近,此时已是“大排长龙”,整个下匝道“挤满”车辆不说,高架上同样成了“停车场”。记者实地估算了下,从距离下匝道约200米的距离,到离开该下匝道,总共不过500米的距离堵了近40分钟。
地面交通也同样拥堵。淮海中路陕西南路附近,拖起了长长的“尾巴”,路口交警正紧张地指挥着交通,示意驾驶员雨天文明行车;重庆南路近复兴中路和建国中路路段附近,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车都同一个方向拥挤在马路上,造成了拥堵。此处又是高架口,车辆汇聚,交通乱象丛生。
出租车司机戴师傅告诉记者,原本周末晚高峰路上就堵,正好碰到下雨,部分道路和高速路上车辆几乎“一动不动”。
家中漏水
4个脸盆一起接漏水
“每次一下雨,屋里就下小雨,我们一家人全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决定今天能不能睡家里!”市民孙先生通过本报邻声App反映,家中8年来漏水无人过问,一家人一到雨季就要在外面租房度日。
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家住浦东新区环林东路271弄金禾新苑小区21号18楼的孙先生家。房子客厅里有大约一个平方米的漏水区域,“平时天花板上都是湿的,一到下雨,水就滴滴答答漏下来,“一个脸盆根本不够接,要4个一起接。”随后,孙先生带着记者来到大房间内。记者看到,该房间北面和东面的天花板上有大片的水渍,白色的天花板已是泛灰泛黄。漏水同样影响了墙壁,东墙和北墙部分已经霉变发黑,散发出一股异味。
为了逃避这种日子,也为了不影响读高中的小孩学习,自2014年9月起,孙先生一家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居住。“然而这种生活大大增加了我的经济负担。我们的房子,我们终究是想回去居住的呀!”孙先生无奈地表示。
今天上午6时23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再发暴雨黄色预警,预计未来6小时全市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50毫米以上。
雨还在下,“痛点”何时才能止痛?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王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