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论走多远 不忘来时路
朱渊
  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原创大型交响诗剧《长征:不朽的丰碑》为“爱我中华 砥砺前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演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命题的升华

  构思这台演出,导演陈薪伊看重的是,80年后的今天,如何重现这段伟大征程,如何用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段革命历史?“人凭着怎样的精神信念才能走完二万五千里路?”将长征升华到人类命题的高度来看,长征不只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它更有着直抵人心的思考价值。“就事论事地叙述和记录长征的过程,已经有过太多作品,而我们要做的是‘国际品牌’。长征改变了当时国外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所以,今天我们要用全球性的眼光,即人类的思维来思考长征,从不同的角度来歌颂长征。”

  大胆的尝试

  运用“交响剧诗”来表现长征,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交响剧诗,结合了交响乐与戏剧艺术,并融入了传统的诗歌、演唱。须以宏大的音乐气势结合戏剧独有的特色才能描绘出那样宏伟壮观的场景。”所幸,陈薪伊在马勒的交响乐《大地之歌》与长征中找到了完美契合点:“选择马勒的交响乐决定了这台演出品质,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有人都要达到足以演绎马勒的水平,才能使这种品质得到保证。”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几万红军的足迹,我们讴歌这样的征程,始终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在陈薪伊看来:“用《大地之歌》来歌颂和重新阐述长征,是出于我们对土地的热爱。这片大地见证了人类的奇迹,也必将辉映未来。《大地之歌》的歌词中有辉煌、死亡、永恒、颂扬,这些源自于中国的唐诗,也概括了广阔的世界,以此来展现‘长征’这一伟大的征程是很贴切的。”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新民演艺微信公众账号
沪上新潮健身房 引领健身新方式
红军心声代代相传
“史诗”延续的是精神
《飞夺泸定桥》 宏大又细腻
无论走多远 不忘来时路
航天人:“长征”两字很亲切
新民晚报文体汇A08无论走多远 不忘来时路 2016-10-22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