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在轨时间最长 首次冬季返回 返回过程经历“冰火”考验~~~
在轨时间最长 首次冬季返回 返回过程经历“冰火”考验~~~
在轨时间最长 首次冬季返回 返回过程经历“冰火”考验~~~
在轨时间最长 首次冬季返回 返回过程经历“冰火”考验~~~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轨时间最长 首次冬季返回 返回过程经历“冰火”考验
太空驻留33天 神十一今天回家
程绩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程绩

  “神舟十一号,早上好!这里是北京。”

  “神舟十一号收到。”

  今天清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太空最后一次收到来自地球的问候。此时,他们已经离开了生活30天的天宫二号,回到神舟十一号,准备回家。33天的太空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在此期间的诸多实验与测试,都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次。

  两名航天员下午着陆后,将很快回到北京,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的访问。  

  太空“打包”很费劲

  昨天中午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一号正式进入返回准备阶段。

  组合体分离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宫二号舱内的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中。离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前,景海鹏、陈冬向地面科技人员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人们表达了感谢和敬意。

  航天员离开生活30天的天宫二号,就像普通人结束一次长途旅行一样,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打包”。

  景海鹏说,“我们离开之前要把天宫打扫得干干净净,该收的东西收走。一些垃圾放在天宫上是比较危险的,为了保证后续任务,必须带走。残余食品垃圾、卫生用品垃圾,还有在轨实验产生的垃圾,比如电池、电极,都打包后放入轨道舱,然后随轨道舱坠入大气层销毁。”

  陈冬说,“在太空打包很费劲,人和绳子都是飘的,系上一边,另一边就飘起来。而打包不能马虎,包绑成什么样、放在哪个位置,带子是斜着打结还是顺着打结,都有明确要求。”

  航天员的行李十分特殊,在太空栽培的生菜、结茧的蚕都要带回来,还有在太空中采集的尿液、唾液等样本,离轨前采集的大气微生物样本,也要带回地面进行分析。

  此外,由于天宫二号还要在轨道运行,就要在分离前设置成临行状态,这有点类似于长期离开一间房子之前要断水断电。总共大概有四五十项状态设置。

  首次寒冬季节着陆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艘在冬季返回地面的载人飞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着陆场区指挥部指挥长李权表示,这给搜救工作增加了难度。进入冬季以来,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气温逐渐降低,近日最低气温已低于0℃。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寒冬季节执行航天员搜救任务,同时航天员在轨停留时间也首次超过一个月,对快速搜救提出了更高要求。”主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军智介绍,返回舱着陆后,舱内温度会降低,搜救队员要在半小时内将航天员救援出来,以往在舱内进行的重力适应过程,这次也将转移到气温稍高的直升机上进行。航天员出舱后,工作人员将会为他们穿上特制防寒服,添置保暖型睡袋和盖毯。

  主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军智表示,这次搜救任务将利用无人机搜索,这在中国载人航天搜救任务中是首次。在以往空中分队的基础上,新增无人机,从高到低形成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直升机的多层次空中搜救力量,使得搜寻目标覆盖范围更广,搜寻成功概率更高。

  太空日记表达不舍

  今天,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首次从高度约393公里的轨道上返回,考核从空间站运行轨道返回的相关技术。

  中国航天史上时间最长的太空之旅,景海鹏、陈冬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次。昨天,就在航天员准备告别天宫二号之前,陈冬又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历史上第一次天地同步展示中国功夫,陈冬与正在深圳进行试验的志愿者仝飞舟共同展示了“巡天太极”,这是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主抓的一项实验项目。

  在太空期间,景海鹏、陈冬第一次全程记录并发回“太空日记”,在新华社的网络阅读量累计已超过1亿人次。这也是历史上航天员首次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从太空发回报道。

  太空日记生动活泼,很接地气,比如记录第一次太空泡茶喝,“每个茶包两克,装在特制的包装袋中,注水后完成复水,然后通过加热器加热。每个茶包可以泡四五次,我和陈冬基本天天都要泡茶喝”;比如景海鹏记录自己在太空的50岁生日,“这次我在太空过50岁生日,还得到一个惊喜,准备了两个罐头装的奶酪蛋糕。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让我感到很温暖”;还有诸如南方的特色蔬菜贡菜第一次进入太空等等。

  最后一篇太空日记中,景海鹏和陈冬都表达了对太空的不舍,陈冬写道,“现在的心情有一点留恋和不舍,但也有高兴和兴奋。留恋和不舍主要是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天宫二号。在这里我们生活工作了30天,这里就像是我们在太空的家,所以还是有些不舍和留恋。高兴和兴奋是因为我们就要回到我们的‘大家’,回到我们的地球,回到我们的祖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大购网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家装之窗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专版
太空驻留33天 神十一今天回家
首次天地联动太空课堂上线
敬启
部分上海成果也将返回地面
新民晚报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A03太空驻留33天 神十一今天回家 2016-11-18 2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