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挥洒凌云万丈才 志当创新排头兵
杨硕
  杨硕/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火如荼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一个强磁场,让国内外金融人才近悦远来。他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在各自所在的金融机构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相得益彰,相互助力。上海在全球金融版图上的闪亮,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在近日召开的上海金融系统人才工作会议上,2016年上海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评选结果公布。本报记者特别选取了部分获选人才代表进行采访,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梦想希望,以及上海于他们的印象。

  在他们眼里,上海是热诚开放的,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是务实高效的,各级政府能积极听取企业意见,帮助解决问题;上海是活力四射的,这片沃土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先锋与典范……

  这里充满机遇,这里需要人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梦想在这里汇聚!

  顾生: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机制环境。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顾生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育、集聚和成就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机制环境,更离不开政府的关心、鼓励和扶持。

  “近年来上海在人才政策机制上的不断创新尝试,从科创中心22条到人才新政30条,从上海“千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青年英才到上海金才工程,上海各项吸引人才、便利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好政策、好机制层出不穷。政府主管部门多次到我行调研,了解企业呼声,帮助解决问题。作为用人主体,我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仅以人才落户为例,近三年我行总部已有两百余名引进人才成功办理了上海户籍,人才归属感极大增强,企业吸引力显著提升。” 

  顾生指出,近年来,交行一方面借助地处上海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发挥自身业务、品牌、平台吸引力集聚各类金融人才,另一方面也认真学习借鉴上海市在人才工作上的先进经验,积极创新人才制度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金融人才高地,逐步形成了具有交行特色的人才建设模式。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强行战略。交行党委于2013年召开全行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着眼金融改革创新和交行转型发展,围绕科学人才观、人才成长规律、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深入研讨,研究明确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建立机构配强力量,确保人才工作“三优先”落到实处。  

  二是聚焦优秀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人才工程体系。目前,交行已建立起“1+4”重点人才项目体系,人才工作扎扎实实有所“抓手”。“1”就是全行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时期交行将集中力量抓好4000名专家人才的培养工作。“4”当中,第一是管理培训生项目。历经12年建设,交行已集聚起一支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的总数达300余名的管培生队伍。第二是英才计划。该计划每年选拔40名,以发现储备交行未来5-10年管理人才为目标,是交行第一个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的人才工程。第三是青年才俊项目。这一项目是交行首个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以优秀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为培养对象。最后一项工程是战略性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现已完成投行、私人银行、国际业务三大领域3年500名培养任务。此外,交行还大力实施国际化人才储备,启动建设总规模400名的各级各类国际员工后备队伍。截至2016年底,由总行直接培养和管理的全行各类重点人才工程人才人数已超过一千名。  

  三是创新人才管理使用机制。第一是进一步拓宽人才发展通道。建立人才发展“双通道”,拓展专家人才发展空间,资深专家可享受交行省分行一把手待遇。第二是积极发掘内部优质人才资源。通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专项团队建设,探索“双轨制”人才使用机制,按照市场化标准兑现专项团队各项激励政策,在重大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建设、重要业务领域中识别和发现人才。大力选拔优秀青年人才,2016年,结合事业部制改革,分两批拿出总行20个部门副职岗位面向全集团公开遴选。第三是搭建内部人才市场,为人才在集团内部有序流动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在最适宜的岗位上尽展其长、各得其所。 

  俞平康:以上海为家园,为上海的发展添砖加瓦。(上海海外金才代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经理)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经理俞平康饱满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与上海的点点滴滴。“对于上海的印象,贯穿了我对于青春的最美好的回忆。1994年,我离开家乡苏州的小桥流水,被保送到坐落在上海的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就读本科。也正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和初恋。毕业后,我们各自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并在美国结成伉俪。”

  在美国期间,对于祖国,对于上海,俞平康有着深深的眷恋。“在美国的十几年里,我们从未想过要加入美国国籍,也没有买房,早就有回国的打算,准备把孩子生在中国,因为在美国工作多年之后,我们愈发深刻地感悟到,只有在自己的国家,才能体会到每天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奔波奋斗的同时,也是在为国家人民作贡献的深层次的幸福感。”

  2015年10月,俞平康重回上海,加盟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的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总监,获得了新的事业舞台,在金融创新的征途中一展所长。“在这里,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从无到有,为公司建立了数量化的投资研究框架和研究团队。协助公司总经理组织、带领公司的竞标团队为公司赢得中国首批基本养老投资管理人资格,并推进了投研条线的事业部制改革,助力公司规模在2016年一年内扩张1000亿元人民币达到2500亿元。”    

  俞平康指出,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先锋与典范。“2003年我与导师合作的一篇英文书的章节《High-Tech Activity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S. Metropolitan Regions: Where Should the Bar Be Set for Shanghai?》以美国的大都市的城市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为上海和中国的城市发展总结过一些经验。其核心思想,就是人才的建设。美国学者和政治家们经过多年探索后发现‘产业政策就是职业政策’,人才才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实现技术跨产业跨空间的传播。”

  “上海市政府显然早已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俞平康表示,上海市依托国际大都市中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筑巢引凤,广纳贤才。自己和所有当选的金融人才都感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热诚。“在此次海外金才的评选过程中,有关部门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给我们示范了上海市公务员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整个评选过程中,既有基层单位推荐,又有网络公开投票,更有严格的专家面试,其严谨的程度和高效的作风,远超出我们当初参评时的预期,也揭示了上海市政府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上海崛起的根源与希望。”

  俞平康表示,愿和其他海外金才一起,以上海为家园,为上海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孙中东:坚持金融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海领军金才代表、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首席执行官孙中东是一名在金融领域奋战过多年的老兵,其在银行工作超过23年,先后在多家银行的总行或分行从事金融科技领域的工作。

  孙中东表示,上海华瑞银行作为我国首批五家民营银行之一,其成立得益于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而去年上海首次将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大中心”写进规划,无形中给扬帆起航的华瑞银行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华瑞将充分享受到五大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五大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小微大众是华瑞未来工作的一大重点。

  “我们54天打造自主核心银行系统,创国内银行业的最快建设记录,我们打造的‘朋友圈银行’直接将银行服务与社交网络无缝对接,也创造银行业先例,我们打造的银行业第一款‘在线综合金融服务SDK’,开创了一种普惠金融服务的新模式,通过它可以实现将银行开进所有手机APP中,目前领先型银行强调将银行开进手机经营模式,而华瑞以一种更便捷、精细和服务场景的方式将银行金融服务输出到各型企业的APP中,这些体现了华瑞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决心,也为华瑞在同业及Fintech领域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孙中东表示,华瑞银行以服务小微大众为宗旨,并围绕打造互联网银行这一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在战略中明确了5年内服务千万级大众客户、百万级小微客户的关键指标。作为新兴民营银行,华瑞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规模较小,但拓展业务所立足的起点并不低,在新推出某项业务时,必然会研究国际同业、国内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并根据这一现状总结出业务发展所应对标的领先趋势及先进标准。

  民营银行在起步发展过程中,内部面临人才、资金、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外部面临经济L型发展、同业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发展差异化的竞争力是决定民营银行成败的关键。

  孙中东表示,未来任重道远。华瑞银行将继续坚持民营银行的发展定位和使命,坚持金融创新发展,尽全力服务好上海乃至全国实体经济发展,为普惠金融服务培育新的模式。“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市金融党委、市金融办及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华瑞银行一定能够为上海五大中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一份金融科技创新的力量。”

  沈白:生活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我们无比幸运。(上海青年金才代表、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国泰君安(上海)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过去一年,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重组,并实现了扭亏为盈。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国泰君安(上海)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白对此感触良多,“在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我们金融企业在思考如何帮助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在企业困难的时候,金融界就更需要挺身而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做金融不单要考虑经济收益,更要考虑社会责任。” 

  在沈白看来,金融行业对于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帮助上海地产集团搭建‘上海城市更新平台’,并且在代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经典案例的中华企业资产重组上贡献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经验;帮助上海文广集团探索文化产业的孵化与创新;帮助临港集团拓展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与世界第一的物流地产商普洛斯一起合作探讨物流地产相关行业经验。”  

  沈白表示,作为一家立足于上海的产业投资基金,航运产业基金对上海的投资前景非常看好,希望能够更加切实地参与到上海的经济发展当中。“上海的经济发展以及上海企业的壮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无论是成熟的国有企业还是新兴的初创企业,我们都希望用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经验支持他们。种种实践表明,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片面的竞争,上升到多元立体的竞争。这是一个资本和实业结合的时代,不论再成功的企业,想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配置。通过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提高企业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如果我有选择的权利,我真希望能够年轻40岁,并且在中国工作。” 沈白借用高盛董事长贝兰克梵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看到的时代机遇,“现在的中国是经验与创新并存的中国,新的科技给所有行业都带来重要影响和冲击,金融行业也同样面临变革。未来发挥的空间是无比宽广的。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无论在中国从事何种职业,在这样的时间点,我们都是非常幸运的。”沈白感慨万千,“几十年前中国区的业务是由美国人在管理,现在我们海外的办公室会由中国人自己管理,未来也会邀请更多的当地人才加入并参与运营,同时也希望这些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能够更好地支持我们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想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上海肩负着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使命。沈白激动地表示,“我们所获得的荣誉代表着党和国家的信任,源自于无数先辈的奉献与付出,所以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以正直、无私、诚实报答引领我们前行的他们,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勇气和精神永远得到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挥洒凌云万丈才 志当创新排头兵
新民晚报专版A13挥洒凌云万丈才 志当创新排头兵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