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情的外衣包裹着什么
——科幻影片《太空旅客》引发人性思索
张艺
■ 《太空旅客》剧照
  好莱坞的太空科幻题材影片并不新鲜,而1月13日上映的《太空旅客》却是一部“特立独行”的科幻片。影片传递出的真实人性,被孤独感包围的渺小个体,绝境中迸发的浓烈爱情,与《泰坦尼克号》颇有几分相似,而首次涉及的“太空移民”问题则超越了科幻片的界限,引发对人性的思考。

  以往的太空旅行题材影片,更多的是通过斗争或拯救去讲述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而《太空旅客》则进行了一种独特的尝试,既有科幻片的感觉,也与这个世界毫不脱节。

  该片是导演莫腾·泰杜姆继《模仿游戏》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模仿游戏》中,泰杜姆通过一个孤僻、偏执、有交流障碍的同性恋天才角色探讨存在主义,引人泪奔。而这一次,泰杜姆则用一件浪漫爱情的外衣,包罗了人生、孤独、原谅和牺牲等关乎人性的话题。

  故事从一艘5000名旅客和200多位船员搭乘的太空船说起。因宇宙间的外部撞击导致故障,“大表姐”饰演的奥罗拉和“恐龙王”饰演的吉姆在到达目的地的前90年醒来,两人必须在飞船发生更大危机前解开故障背后的秘密,解救旅客。意识到自己或许将在孤独中死去,吉姆作出了一个让他煎熬万分的决定:唤醒另一个人。因为一个人身处偌大的太空船,90年的空虚让他感到恐慌。吉姆的选择出于人性的弱点,这使得影片更具戏剧张力。

  主人公在片中的爱情,与《泰坦尼克号》颇有几分相似——在现实世界中或许永远不可能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彼此了解、进而相爱。与《泰坦尼克号》不同的是,这种爱情是建立在男主角本能求生的基础上的。从一开始女主的仇恨,到后来彼此为爱人献身,到最后对爱的渴求战胜了对生命长度的渴望,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充分印证了“爱可以战胜生命的长度”的美好愿望。

  导演泰杜姆在《太空旅客》中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太空旅行方式,他说:“我是个狂热的科幻电影迷,希望拍一些从未有过的作品”。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5个“小二黑” 长得不一样
百件卢浮宫珍品亮相国博
《大侦探霍桑》定档暑期
爱情的外衣包裹着什么
林海钟展国画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2爱情的外衣包裹着什么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