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在外的游子们都褪去一身的疲惫,踏上了归家的旅途。长期在外求学、深造或者工作的你是否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面对渐生华发、垂垂老矣的父母,请特别留意一下他们的眼睛,看看他们是否能看清你的脸?看看他们的双眼为什么总是噙满泪水?也许很多人会说:“人老了,流眼泪,眼睛模糊,这不是自然规律吗?”泪道病专家范金鲁主任特别指出,老年人流泪还可能是因泪道病而起。
春节气温骤降
流泪现象明显
或喜或悲、或乐或忧的情感都会引起流泪,但若无刺激流泪,也可能是患有泪道疾病。范主任强调,溢泪和流泪,虽然两者表现的都是流眼泪的症状,但是产生的原因大相径庭。溢泪一般是由于泪道疾病导致的,因为泪道某一部位的狭窄、阻塞,使泪液不能经泪道进入泪囊而进入了鼻腔,导致了泪液经睑缘有溢出的现象。患有泪道病的病人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泪溢和眼角流脓的症状。
春节期间,全国气温骤降,而大多数泪道病患者的流泪症状会更加明显。因为冷空气刺激,眼睛会反射性分泌更多的眼泪。但是这时候,如果“排泄”眼泪的泪道有轻微堵塞或狭窄,那么泪水多了、通道窄了,将导致泪液来不及从原来的泪道排走,多余的部分只好“夺眶而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相关肌肉群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会更易出现迎风流泪。”范金鲁解释说。
范主任表示,步入中年后,由于身体各方面机能的退化,健康常常出现问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更是普遍。父母上了年纪,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而中年以后泪道疾病较为多发,在中老年人群中,泪道病患者占到多数。“慢性泪囊炎和泪道堵塞是常见的泪道疾病。如果回家时发现父母常常无故流泪,不妨多关心一下他们是否患了泪道病。”
范主任强调,前几天,本市出现了雾霾天,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空气中的沙尘等异物很容易迎风入眼,一旦进入眼睛,顺泪液流入泪道,可导致泪道系统狭窄或阻塞,引起泪液排出障碍。久而久之,即使没有风吹刺激也会“泪流不止”,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长期流泪不重视
恐引发泪囊炎
范主任指出,计划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首先要确认是否患有泪道炎症。“这是因为白内障手术需在眼球角膜缘处作切口,但泪囊炎是一个病灶,其内有大量细菌,细菌很有可能从手术切口进入眼内,容易引起眼内炎症。这种眼内炎症很难控制,很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视力损害,甚至就此失明。所以治疗白内障首先要治好泪道病。”
除此之外,泪道病对老年人眼睛的危害极大,对眼睛存在严重威胁。为了更加通俗地解释泪道的构造,范主任打了个比方说:“泪道就如同泪水的‘下水道’,而泪囊是下水道的‘蓄水池’。泪道堵塞或者发炎,会引起‘下水道’的水排出的速度变缓甚至不能排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溢泪的症状。”他提醒,若“下水道”长期不通,泪囊中的泪水“不动”,容易滋生细菌。久而久之,腐败、感染、发炎将使泪囊发生病变,会并发慢性泪囊炎症,病变后眼角流出的不仅仅是眼泪,还会有脓性分泌物。若脓性分泌物进入角膜,会引起角膜溃疡,导致失明,所以泪道病应尽早治疗。
范主任说道,如果能给泪道另造一条“通道”,类似于“心脏搭桥手术”,让眼泪正常流出,流泪流脓的症状也就能彻底解决。不仅如此,还能通过通道看清泪道炎症,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彻底解决流泪流脓的问题。
范主任呼吁,如果发现父母或者自己总是流眼泪,应及时到医院通过荧光染色、裂隙灯、泪道冲洗等方式检查确诊是否有泪道不通的情况。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功能会逐渐弱化,辅助泪道完成作用的眼轮匝肌功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泪道的收缩功能减退,引发功能性溢泪。所以老年人更应该警惕泪道发生疾病,发现流泪症状,应引起重视,尽早就医。
日常生活中,范主任建议,老年人应忌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泪囊炎患者更需注意,以免导致泪囊炎加重;如果患有沙眼、睑缘炎等等外眼部炎症,要及时彻底治疗,不给细菌可乘之机;一些患有慢性鼻炎或其他鼻部疾病的患者也应尽早治疗,避免诱发泪道疾病。
听眼健康讲座 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退休的中老年群体可以有双明亮健康的双眼看世界、了解眼部保养、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冬季护眼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更可获得专家面对面宣教机会。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3818853479报名参与。
■新民健康特邀专家简介
范金鲁
泪道病专科主任、中西医结合泪器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理事、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理事、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理事
擅长:先天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泪道阻塞或狭窄,功能性溢泪,急、慢性泪囊炎,泪道术后溢泪、流脓等泪道疑难杂症的治疗。
本板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