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起共享单车,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厉明用“让我欢喜让我忧”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在给出行带来低碳环保新选择的同时,许多问题无法回避:无序投放占用公共资源、管理缺失破坏法治环境、安全隐患缺少未雨绸缪……今年两会上,和厉明代表有着同样感受的代表委员不少,慢行交通要好事办好,也成了讨论中的热门话题。
政府管理永远不能缺位
“城市交通体系中,自行车骤然增多十数万辆、将来可能增至上百万辆,政府相关部门该考虑这样的问题:共享单车的数量到底多少是合理的。”厉明认为,上海现有的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如果共享单车继续无序投放,缺少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不仅对于城市公共资源是一种浪费,对于城市管理也是一种挑战。
“政府的管理不能缺位,要通过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发展。”厉明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对于共享单车的投放布局、最大容纳和一些具体的管理问题作出明确。“比如,共享单车的安全标准应该如何界定,又比如共享单车可不可以做广告等等,这些都会对未来的管理带来影响,必须未雨绸缪。”
“电子围栏”减少乱停放
当前共享单车的突出问题是乱停放。市政协委员、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游闽键对此十分关注,经过调研,他建议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的“电子围栏”,不停入电子围栏的车辆,不能停止计费。
在游闽键看来,电子围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虚拟围栏,即车辆运营方根据政府划定的停车区域,在后台设置停车范围,车辆停放出划定范围即可被后台侦测。另一种是硬件围栏,即在划定的停车区域四周安装传感器辅助后台定位。“摩拜单车和ofo均表示采用电子围栏是可行的,但是需要技术进一步升级。”游闽键指出,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需要政府在停车区域的划定、硬件的安装、企业之间的协调等问题上给予配合和支持。
游闽键还建议将政府网格化管理与企业信用制度对接,同时将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数据纳入社会征信体系,提高用户的违规成本,改善违停状况。
骑行者违法应该罚谁
此前媒体一直聚焦骑共享单车违法罚不到违法人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骑车人不愿接受处罚,交警扣车的例子。如何真正让共享单车骑行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买单?市人大代表、公安局副局长俞烈表示,上海的交通大整治是全覆盖、零容忍的,交警将通过严格执法,严格处罚,对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予以及时制止,对于那些当场拒绝缴纳罚款又不能提供合法身份证明的,可以依法传唤对当事人身份进行审查,增加其违法成本。同时警方也会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加强管理,通过信用积分制度等方式,对共享单车骑行人的违法行为加以制约。
正在研究指导性意见
针对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昨天,市人大代表、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交通行业出现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只要符合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综合交通系统的水平,都应鼓励与支持。
谢峰表示,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必须充分调研,目前交通委已经在牵头各部门研究共享单车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比如关于共享单车的质量与数量,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正在承担相关标准的起草。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