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烟龄少算也有三十几年,套用如今的一句时髦话,算是资深烟民了。想当年,沏一壶茶,点一支烟,望着窗外旖旎的景色,思绪随着袅绕的轻烟渐行渐远,似乎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我烟瘾不算很大,三天两包左右。可是一旦坐在电脑椅上构思敲打键盘,那烟是一根接着一根,满屋子乌烟瘴气。妻子规劝我少抽点,我却置若罔闻,依然吞云吐雾不止。妻子深受其害,索性回娘家“避难”。一个人的日子里,抽烟更加放肆随性。原本我是在书房或者厨房间抽烟,敞开着窗户或打开抽油烟机,如今走到哪个房间就抽到哪个房间。
一个周末我抽着“中华”构思文章,听见有敲房门的声音,我以为妻子回家,就将半支香烟放在烟缸上开门,却是抄表员上门抄水表。她捂着嘴一脸尴尬,咳嗽着匆匆抄完表,临走时说,你家里烟味太重,应该开窗通风,这样对你和家人的身体有益处。我当时还怪她多管闲事,破坏了我的创作心情,烟抽到天黑也没有敲打出几百个字。可是到了晚上,抄表员的话始终在我脑子里萦绕。那时候,公共场所禁烟的集结号已隐约可闻,他人的指责让我警醒:我是一个警察,难道不该自觉拿出行动去遵守执行法规?
翌日清晨,我赶到丈母娘家接妻子回家,明确表示即日起戒烟。妻子一脸惊诧,根本不相信。她是医务工作者,深知戒烟之难,反倒劝我慢慢来,先抽好点的烟,少抽一点,循序渐进再戒断。然而我坚信自己的毅力。当天下班回家,我与妻子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零距离对跌宕起伏的剧情交流看法。妻子看着我,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说,破天荒闻不到你身上凝聚飘散出来的烟味,就连谈恋爱时也没奢望过,这种味道比吃山珍海味还要好,真的比送我金银首饰还要珍贵,我们又能一起依偎携手散步了。
妻子的一番真情流露,让我深受震动,备感自责内疚。朋友们,妻子、家人能对你吸烟行为默默接受、忍受、承受,那是爱莫能助的无奈和对你的爱;反过来,你对旁人的“毒化”,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和身体的伤害!
戒烟了。想起抽烟的时候,每天在办公室里你来我往一支接着一支,久而久之连天花板也被熏得泛起一层层暗黄,可想而知同在一间办公室吸游烟的同事深受其害的程度有多大多深,只是碍于情面当面不说而已。初来乍到的年轻后生当然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纷纷借口躲遁。有次离开办公室又折返时,目睹不吸烟的同事捂着嘴踏进办公室,第一个动作就是赶紧打开窗户,让徐徐清风驱散残存的烟味,嘴里嘀咕连连。可那时的自己为什么会毫不留情,在开着空调的办公室自顾自地“过瘾”呢?而今想来,真是后悔莫及。
说白了,吸烟与不吸烟就是一念之差。朋友曾问我,你吸了三十几年的尼古丁,怎么说不吸了就不吸了,难道一丁点也没有念想?我直言不讳地回答,我多次在寂寞、烦恼和孤独的时候泛起烟瘾,就是用鼻子嗅一下烟叶,也感觉是一种寻来的幸福。但就在意志徘徊之际,我会想起自己对他人曾经的伤害,随即果断掐灭重燃的念头。
如今戒烟已近四年,好处不胜枚举,遗憾的是我却从一个“伤害”者变成了一个受害者——每当晨走时与吸烟者擦肩而过,闻到眩晕的烟味;走进办公室刚入座,嗅到积淀的刺喉烟气;如厕更是扑面而来一股弥漫的浓烟味……男人的世界,难道就是烟味的世界?不想还俗,就意味着得随俗?
欣喜下个月起就将执行控烟条例。一个没有烟味的世界,才是一个更加进步文明的社会,因为它让我们懂得:他人的幸福,才是我的幸福,才是我们的幸福。
共同享受远离烟味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