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曹婧轶的故事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曹婧轶的故事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曹婧轶的故事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曹婧轶的故事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最好的耐心做村民知心人
——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曹婧轶的故事
张炯强
  本报记者 张炯强

  今年上海的冬天不算冷,可是,凌晨5时,当张江镇韩荡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曹婧轶走在乡间小道上时,仍感觉阵阵寒意。这几天,她每天都和镇上各执法小队出现在同一时间,目标是“拆违”。天亮了,违法建筑被顺利拆除。曹婧轶的工作没有完。群众有意见,她要耐心说服,甚至“挨骂”……

  一天过去了,曹婧轶筋疲力尽,但没法回家,明天还要继续工作。这是曹婧轶担任村官的第三个年头,两年半前,她的身份是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面对诸多外企的“绣球”,她的选择是“女村官”。

  就业市场的强者

  在华东理工,曹婧轶是个“牛人”。大一,她成为华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实业集团报亭部门的人事经理;大二,她走进红星美凯龙实习,负责“以旧换新活动”;大三,她又在央企下属的邦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一切从小事做起,整理、归档、采购等,为公司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将进入大四的那个暑假,她来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一名书记员,在这里,学会了法律实务的操作。

  大学四年,曹婧轶依靠能力承担自己的全部生活费,同时,丰富的社会阅历也让她成了就业市场的强者。毕业时,她很骄傲:从大一开始实习的所有公司都向她抛出了“绣球”。但她决定,寻找一个新的地方再历练一番。曹婧轶坦言,作为一个上海籍的学生,没有了户口压力,像很多同学一样,要么出国,要么进跨国公司,都曾是自己的首选。可是,当她拿到一份份外企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又选择了放弃。曹婧轶记得,最后一家给予她offer的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外企,公司主产爬楼机,在当今老龄社会下,老式住房没有电梯,载人爬楼机很有发展潜力,当时公司管理层面试之后给了她三个岗位任选。而在这时,曹婧轶已经有了新的志向:走向农村。

  当村官并非冲动

  “当村官,我可不是一时冲动”,曹婧轶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并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她深知“责任”两字的内涵,“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中国奔中等发达国家,短板也在农村。中国的农村需要新鲜血液。”不过,父母并不认同女儿的“理想化”: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农作物都分不清楚为何要去受苦呢?和老百姓打交道,有人得理不饶人何必去受委屈呢?”但是,曹婧轶还是义无反顾地报名了,最终她的名字被公布在基层党建网上,父母这才说了句:“如果真的想清楚了,就做一个百姓心中的好人吧。”

  社会旅途的开始

  2014年4月22日,对曹婧轶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她穿上正装以精神饱满的姿态走进了惠南镇人民政府,开始了“村官”面试。她说:“当时我看到了很多同龄人,都自信满满地等待着抽签。我并不孤独。我们都是有理想的大学生。”这一天,她笑着走出镇政府大楼,走到父母身边,“放心吧,你们的女儿很棒。”当收到浦东区委组织部发出的短信,告诉曹婧轶通过面试时,她第一动作是抱着父母:“我成功了。”

  2014年,曹婧轶如愿当上了“女村官”。这是她社会旅途的开始。老村长一番话,让她感觉自己是来对了。原来,当下沪郊农村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发展,而是管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增长,大量的外地人口涌入上海,导致管理上难度增加。这个时候,恰恰需要大学生村官的注入,把新文化新思想带入农村。可是,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女孩子,怎么管理、如何管理是个大难题。曹婧轶当“村官”的第一步是和村民们交朋友。

  在张江镇韩荡村,每当有老年人开会,会场上都会出现一个倒开水的女孩,每个老人面前的茶杯里,永远都冒着热气。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端茶送水的,竟是村妇联副主席曹婧轶。渐渐地,曹婧轶与村里的老人们唠起家常,成了知心人。村里外来儿童很多,一般家长自己做生意打工,常常把孩子们锁在房里。曹婧轶看着心疼,通过她的努力,外来儿童和本地孩子一起,都笑着进了暑托班、爱心小屋。

  主责化解矛盾

  在曹婧轶看来,“村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是化解矛盾。果然,矛盾来了。去年7月,张江镇开始了“无违四必补好短板,共享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工作。违法建筑必须拆除,违法经营必须取缔。曹婧轶的心很细,经常在街巷中观察。一天,她看见有人从一户居民家里搬出了整车的盒饭,马上意识到有人在非法经营,配合执法部门取缔了这一不安全卫生的餐饮点。“拆违”到了攻坚阶段,曹婧轶每天早上8时开始走下去排摸,一直到晚上10时多还在和村民交谈。部分村民不理解,拆违工作面临重重阻碍,无论多晚,无论多难,曹婧轶总是用最好的耐心来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取信于民。半年过去了,韩荡村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成绩:截至2016年底,村年度目标消除面积132539平方米,累计拆除点位数509处,累计拆除面积153823.58平方米,拆除面积完成率116.06%。而在这半年里,曹婧轶几乎没有回过家。

  新一年到来,曹婧轶仍在街巷之中穿行忙碌,做着普通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她笑着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抉择,现在,我更坚定了未来的路。让身边的人都能过更幸福的生活,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精彩更充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世界
   第A07版:新世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用最好的耐心做村民知心人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4用最好的耐心做村民知心人 2017-02-19 2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