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访本市多家超市和化妆品店看到,带有磨砂效果的“微珠”洗护产品曾经受到热拥,如今仍旧销量不错,特别是男性洗护用品,如男性洗面奶,男士洗发水,突出深度清洁功效的。一位联华超市洗护用品专柜的促销员告诉记者,“女性消费者曾经很青睐带有磨砂效果的清洁产品,后来担心伤害皮肤,现在大多购买泡沫式洗护产品了。男性成为按摩类洗面奶的消费主力军,几乎所有畅销的男性洗护用品都带有磨砂功能。”
从去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中心博士生彭谷雨开始调查上海市场上个人洗护产品所含的微塑料。她走遍各大卖场超市,发现市面上20多个主流洗护品牌几乎都有含微塑料的相关产品,其中以男士清洁产品,女性卸妆用化妆品、按摩型沐浴露或洗发露为主。“产品成分标注中含有PP或PE的,基本都有微塑料。”彭谷雨告诉记者,一瓶洗面奶、一罐磨砂膏、一管牙膏,只要带有清洁按摩功能的,基本都有微塑料的身影。
微塑料犹如细沙,通过摩擦可以舒缓面容,可是被水冲入下水道后,就成为永不消逝的颗粒物。在上海举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第283次学术研讨会上,有环境科学专家指出,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无法降解微塑料。以上海为例,每年有数千吨微塑料沉积在城市污泥中,最终慢慢归入大海。
令人担忧的是,微塑料进入海洋后,正在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由于海洋微塑料和海洋中的低营养级生物,例如浮游生物等,具有相似的大小和密度,许多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不能区分,极易误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华宏透露,一项来自我国的海洋鱼类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对于海洋生物而言,微塑料犹如海洋中的PM2.5,日益威胁着它们的生存安全。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海洋微塑料监测技术及其监测规程。而超市中,添加了微塑料的洗手液、香皂、牙膏、剃须泡沫、泡沫浴、防晒霜、洗发水等琳琅满目。实际上,既能清洁彻底又不污染环境的清洁颗粒,完全可以不用微塑料,取而代之的可以有各种纯天然磨砂颗粒,比如燕麦、玉米、海盐、杏仁或核桃壳等天然物质。“只是,已经成熟的微塑料产业链要被打破,需要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推动,纯天然颗粒添加物进入产业链,则需要一定时间。”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也可以从我做起,主动拒绝“微塑料”——在选购洗护用品时,先看产品看配方,有“微珠”的能不使用就不使用。曾经买过还没用完的带有“微珠”的洗护产品,可以搁置起来不要再使用了。每天少用一次类似的个人护理用品,就可以少往海洋中丢弃5000至95000个微珠进入环境中。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