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国网上海电力完成中心城区7座220千伏老旧电站改造~~~
国网上海电力完成中心城区7座220千伏老旧电站改造~~~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网上海电力完成中心城区7座220千伏老旧电站改造
老站焕发青春 申城电网添彩
张欣平 徐坤 朱鹰杰
■ 改造一新的220千伏新周变电站 朱鹰杰 摄
■ 继保人员正在验收220千伏长春站新保护装置 朱鹰杰 摄
  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度和商业集中度极高,用电负荷高度密集,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高压变电站作为向中心城区供电的主要枢纽,其安全运行尤为重要。但中心城区多数高压变电站建设较早,存在设备陈旧、绝缘老化等状况,运行可靠性逐年下降,靠单一设备改造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

  边运行边改造 实现“旧貌换新颜”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将中心城区220千伏老站改造系列工程作为重要工作落实推进,精心组织,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割接复杂等困难,安全、顺利、全面地完成了老站改造系列工程。

  此次老站改造系列工程涉及长春、古美、蕰藻浜、新周、港口、西郊和万荣7个中心城区的老旧变电站,施工难度很大。因为这些中心城区超高压变电站全站改造不同于新建变电站项目,老旧变电站出线多、规模大,其供电对象包括地铁、医院、商业中心等重要负荷方面,无法安排全站停电,只能采取边运行、边改造的方式进行;没有空余的土地和空间用于工程建设,在保证电力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只能采取边拆除、边建设的方式进行;同时,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原变电站均在运行中,施工多临近带电设备,安全生产风险极高,对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实现“管理理念提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在项目前期,就以管理为抓手,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领衔,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老站改造工作推进组”,负责研究决策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和指导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国网上海检修公司也以工程为单位,抽取各专业精英力量,成立各工程业主项目部。统筹利用公司资源,集中应对解决老站改造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难题。

  在工程推进中,业主项目部建立了双周例会制度,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等进行微观掌控,实时监督工程进展,及时了解工程概况。通过制度建立和落实,提升管理理念和水平,保证工程施工有序推进。

  为保证工程质量,公司还特别成立了安全质量巡视小组,涵盖施工、运行、检修各专业的精英人才,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巡视。

  运筹帷幄迎难而上

  实现“标准化建设”

  自2012年5月工程立项起,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就以优质精品工程为标准,将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标准化建设”的标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港口、万荣站改造中,采用通用设计手册中推荐的方案,进行模块拼接、紧凑布置、节约占地,解决了站内施工场地严重受限的问题。选取通用设备、统一参数,使设备投运后更加安全可靠。工程中土建、设备、线缆等所有施工全过程执行标准工艺,打造了包括清水工艺电缆层、电气设备无垫片安装等多个标准工艺模板并大力推广,使整体施工质量明显得到提升。从工程前期准备到工程竣工,严格遵循通用造价的标准,使工程的最终造价控制在批准概算范围内。

  工程施工均为临电作业,安全风险极大,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着力强化本质安全的精神,着力强化安全风险的管控,组建了强有力的“公司、建管、项目部”三级管控网络体系。在组织措施上,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抽调涵盖基建、运行、检修多专业的骨干组成筹建小组,驻点开展各类危险源分析和预控,对专项施工方案层层把关;在施工关键节点,所有设备值守人员均到岗到位,增设安全流动哨;在技术措施上,采用强制隔离措施,确保施工与运行区域始终处于隔离状态,并安装提示带电设备的警示标志,对可能误碰导致跳闸的端子排及压板采用绝缘隔离法;在管理措施上,针对各站的运行特点,编写并执行特殊方案70余项,执行一/二次工作票、保安措施票3000余张,电系操作10余万步,使改造全过程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未发生人身及电网安全事故。

  创新工艺破解难题

  实现“安全质量无事故”

  高层构架拆除是本批老站系列改造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新周站与长春站户外高层构架至今已运行30多年,局部出现风化、锈蚀,拆除过程中极易发生受力不均导致构架倾覆,是整站改造最大的危险源之一。为此,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多措并举,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确保拆除过程安全顺利的实施。

  首先从源头严防严控。邀请结构力学专家、教授、资深土建工程师和安全监察员,对高层结构进行多轮次的计算、验证。对拆除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逐相分析,对施工方案中每道程序逐步审核。

  其次是预案严防严控。对拆除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和仿真分析,找到不稳定环节,确保拆除过程中所有的风险能控、可控。   

  此外,实施严防严控。采取边拆除边设置双向扳线措施,为确保构架平衡再添屏障;加强施工现场严密管控,每日开工前站班会精确到一吊一梁一杆一员,操作中精确到一车一处一点一人,收工后召开安全讲评会,对危险源进行当天总结和次日分析,真正做到全天候防控。

  在老站系列改造过程中,还大胆启用年轻人员担纲、老专家护航的模式,使一批高学历、理论知识丰富的年轻员工走到施工现场第一线。在过程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以杨庆华工作室、雪狼创新社、智缆工作室等青年创新团队为载体,针对改造工程的特殊环境,分别编制了特殊施工方案30余份、发表了论文10余篇。多位优秀青年员工在老站系列改造过程中成长起来,成为业务骨干,走上公司的管理岗位。

  经过艰苦努力,本市中心城区老站改造系列工程全部完成。改造后的七座变电站,变电容量提升60%,35千伏出线数量增加30%,110千伏出线数量增加100%;原老站存在的200余条缺陷及隐患全部消除,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运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用电得到进一步保障,能满足远景2040年上海电网供电需求,且保留提升空间,为今后高电压等级的老旧变电站改造提供了经验。

  此外,七座老站改造没有新征一寸土地,新站的紧凑型布置大量节约了土地资源。改造工程始终坚持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的建设理念,改造后的变电站消除了噪声与照明对环境的影响,外观与城区规划协调统一和谐共处,受到附近居民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徐坤 朱鹰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老站焕发青春 申城电网添彩
国网上海检修公司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新民晚报专版A13老站焕发青春 申城电网添彩 2017-02-21 2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