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清运的“特朗普墙”是抄袭吗?
宫姝泰
■ 马清运“特朗普墙”立体效果图
■ 隔离墙与马清运“特朗普墙”的对比图
  ◆ 宫姝泰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尖锐的意见激荡成一片。中国建筑师马清运先生却“将计就计”地推出了他的“特朗普墙”的设计方案,颇有化干戈为玉帛之妙。

  马清运先生把隔离墙从一堵墙变为两重墙,竟用多一道墙就偷换了“隔离”的概念为“优化”,将“墙”变成了“区域”。这个两堵墙形成的缓冲带,成了一个串珠式分布的“拉斯维加斯”。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交流区域,包罗万象:可以是购物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剧场、体育馆,可以纳入迪士尼乐园与apple专卖店,如果愿意的话,纽约大学和阿里巴巴大学也可在此开堂授课。这里好处多多:首先,整个空间都是一个退税区;对于游客与移民利好,开通美墨快速通关通道;建材嘛,就重新利用那些本该被填埋、污染土地的垃圾,顺便形成垃圾处理回收和新能源开发基地;这下子就成了美就业岗位策源地!

  对此方案,多数的声音拍案叫绝。也有声音说:“哎,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一墙变两墙么?”更有人“揭发”:马清运是模仿央视大楼设计者、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库哈斯先生1972年在伦敦建筑学会学院(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的毕业作品——《迁徙,或成为建筑的自愿囚徒(Exodus,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他在伦敦的城市设计中做了个社会实验,也是两堵高墙围起的空间。如果空间被强制分为好坏两个区域,人们会自愿留在享乐主义的墙内作自愿囚徒。看,大师不是早就预言了这种分裂和自我隔离的发生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后人简直是拾人牙慧。

  其实要比较这两个方案,是有点犯难的,尤其是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于“一墙变两墙”的时候。建筑,或者说构筑物实体,在任何时代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分配关系的产物,和实践联系一直非常紧密。建筑思潮为什么一直滞后于艺术思潮?因为基础建设要花好多人力物力、要花好多钱啊。这就约束了执业建筑师的构造语言不会和他身处时代的建设技术手段相差太远,也要充分平衡现实利弊。但构筑物同时又凝结着设计师个人的自觉意识在其中。打一个用烂了的比方,建筑实体就像一颗多面雕刻的宝石,反射出各个层面的信息。因此,评价设计的角度是非常多元的,社会背景信息、设计的目的、设计师的意图、实现性如何,这些元素都包括在内;而建筑批评也承担着分析和说明的功能,只有当这些信息较为全面地被评价者得知时,后续的解释、预测、选择才会更有意义。

  那我们首先来看库哈斯先生的这个方案吧。从空间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它非常抽象,是一个“只能存在于脑海之中的建筑”。为什么?仔细看,条状空间中十个不同功能区之间是没有流线的,白话说,就是连路都走不通,也即是说库哈斯先生只是将十个超现实的场景在这个方案内并列在一起。他安排这些场景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他对现代建筑和社会的一种反思:人们可能会自愿地将自身封闭在舒适区内,隔离的高墙成为一种保护和自我催眠,而人们成为自愿的囚徒。他对隔离、两侧的巨大差异甚至人们普遍认为“较好”的一方都做出了批判和反思。批判现实是这个方案的核心。

  而马清运的“特朗普墙”图面上实现度和可建度都高了很多,是一个更“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方案”,试图解决美墨边境上的人们可能真要面对的一个硬邦邦的问题,它更侧重于对于现实问题的回答。让“特朗普墙”成为容纳缓冲的“电容”,在看似被切断的两板之间,继续沟通着人流的往来,以柔性通过、分层渗透的方式分散、缓和着绝对的隔离。人们在缓冲空间内发生交流,像是两种反应物质的接触界面,在这个界面上交流甚至发生得更活跃、更频繁,而两道墙的存在使得交流更有序、更可控。

  而且马先生对“特朗普墙”这一“偷梁换柱”思路有相当的高明之处,“即便一开始想法是错误的,一个好的设计还是可以让它变成人类得以骄傲的智慧传承”,意图和实践间往往有一个这样戏剧性的转折;如果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这种“你要一道,给你两道,还不耽误我和平友好”的招数也很令人抚掌拍案呀。至于这种空间条带状分布的原型是否和库哈斯方案有联系,首先我们绝不排除马先生知道这个方案的可能性,建筑上认为这也许有思想继承,但并不强烈构成一个指摘的理由。给大家看一张图:图中上条是库哈斯的方案,下条是马清运“特朗普墙”的示意图(按照库哈斯底图上滑铁卢大桥全长近400m、三角形建筑柱网8-12m估算,因为只有一部分图纸所以作了复制加长处理)。至于“特朗普墙”是否有追逐话题性的嫌疑,对于刚刚进入大众文化视野的建筑批评,这也算是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吧。

  当然,“特朗普墙”方案说是实践性更好,也只是相对而已,这个方案自身有一些重大实践缺陷。1.太长了。美墨边境总长3169km,运输、沟通和基础设施可能出现困难;2.经济腹地与朝向性可能难以长期维持。不过,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影视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4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对话
   第C06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这点事儿算什么
马清运的“特朗普墙”是抄袭吗?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C07马清运的“特朗普墙”是抄袭吗? 2017-02-25 2 2017年02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