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走多了,看多了,便会发现这世上有一些好品质,是人类共有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比如说“认真”。
说起“认真”,最先想到的是日本人。这不仅是我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读到过,而且也是我在日本亲眼所见。
记得有一回,我们一行在日本旅游,一天傍晚住到箱根的一家旅店里。旅店老板热情地招呼我们脱鞋上楼休息。就在我尾随众人脱掉鞋子,踏上楼梯时,不经意间回头一看,只见一位日本白发老翁,双腿跪在楼梯旁,手拿抹布,麻利地为我们擦皮鞋。他不仅擦拭鞋面、鞋帮,而且还将鞋底擦得干干净净。那种认真,那种一丝不苟,令我惊讶,也令我感动!这种服务,我是第一次见到。当时,我心想,即使是擦鞋,只要擦净鞋面就行了,有必要将鞋底也擦得如此干净吗?何况,我们三十多个人,三十多双鞋,这位老人要擦到什么时候才能擦完?毕竟是老人了,太吃力了。然而,我眼前的老人,干得是那样地投入,那样地用心。
有时,日本人的“认真”,还体现在他们的“自尊”上。
也是那次在箱根。次日清晨,我们出发去下一个景点。上车前,我看到那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日本司机,正在将一大堆行李,一件一件地拎起来,然后弯下身子,将行李塞入汽车行李箱里,非常吃力。我们怕他伤了腰,便一起走上前去帮忙。谁知,他却眉头紧皱,甚至还有些痛苦。
我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导游走过来告诉我,你们不用帮他忙。因为你们帮忙,却使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你们不满意了,才自己动手干的,这很伤他的自尊。
这使我感到既好奇又震惊。
我们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请司机走上来。这时,我看到司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并朝着我们弯下腰鞠了一躬,然后,又继续干了起来。
如果说,日本人讲认真,大多体现在做事态度上的话,那么美国人讲认真,却都与诚信有关。
今年春节,我们从佛罗里达坐美国捷蓝航班去古巴。全程仅一个多小时,但是,空姐送水、送点心,依然认真周到。乘客们很满意。就在飞过一半航程时,飞机上的播音员对全体乘客说,由于座位上的小电视因故障未能打开,耽误了大家欣赏各种电视节目,所以,现在向每位乘客退还15美元。话音刚落,机舱里响起一片欢呼声,有些老外还高兴地与空姐击掌起来。
面对这一场景,我非常感慨。一个多小时的航程,眨眼就过去了。小电视不看,能有什么关系?何况不少乘客上了飞机就打瞌睡,即使小电视能用,也未必会看,有必要退钱吗?“当然有必要!”一位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美国人的“认真”。
有朋友曾嘲笑说,这些人都是“一根筋”,太“认真”了,似乎有点傻。我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一根筋”,这种“傻”,这种“认真”,可能就是人的立身之本。
其实,这种“认真”在我国也是随处可见的。
十多年前,张瑞敏一声令下,当场砸碎了所有海尔的次品冰箱,砸出了一种中国式的“认真”,也从此诞生了一个国际大品牌,产生了世界大企业。我们再往前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上下一心,“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果然,不久原子弹就爆炸成功。
“态度决定一切”!“认真”可以决定一个人、一家企业的命运,也可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