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略读真菌
陈钰鹏
  陈钰鹏

  真菌是不可思议的生物,确切说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分为酵母菌、霉菌和蕈类。真菌既是创造者,又是破坏者。科学家估计,真菌于10亿年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了,种类繁多,大多对人体无害,食用菌甚至是有益的(仅极少数有毒)。真菌无处不在,从南极周围地区到最干燥的沙漠地带,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生活空间是没有真菌的。有时候凭嗅觉就能闻出什么地方有真菌,它们经常茂密地生长在腐烂的叶子和蚯蚓屎之间。从每克土壤中可找出500至3000米长的菌丝体,跟它们的体积相比,真菌的表面积很大,这意味着土壤可以大大提高对真菌的接受能力。

  紧密的接触以及大面积的网络布置是对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极好服务,因为许多树木根本没有吸根,它们需要真菌帮助,形成菌根——真菌用菌丝给树根包一层外衣,专家们称之为树和真菌间的内部共生现象。有的真菌甚至会长到很细的树根里面去,并将可达到的空间扩大100倍,然后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养料(如含磷、钾、氮的养分)。只有真菌才能将某些小石子内部的矿物质分离出来,提供给植物,90%的植物需要一种这样的共生。即使像粮食和果树之类的人工栽培植物也需要真菌这样的邻居。

  付出了友好的服务,但真菌只要求树木给予少量回报——农作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而合成的有机物,有三分之一到了真菌身上。

  许多真菌只有和它们的伙伴在一起才能形成子实体,所以那些俗称蘑菇的高等真菌蕈类的名字都来自和它们共生的伙伴:云杉牛肝菌、松树牛肝菌、橡树牛肝菌。

  兰花和真菌的关系特别密切,兰花像灰尘一样细小的种子无法携带必要的能量,因此它们在传播途中带着真菌的孢子。这些所谓的“兰花保姆”担负着兰花发芽的任务——一种终身合作关系。一旦兰花启动光合作用,便开始向真菌提供养料。水晶兰对真菌的依赖性更大,它通过真菌吸取别的树上的养料,使自己生长发育。

  真菌和共生植物的地下网络是隐蔽的,而人只看到这里有一个长柄小伞菌,那里有一株食用菌。研究表明,一个树林里的真菌其实把树木都连在了网络里,树木之间甚至可以交换养料,于是孤寂的云杉便能接受山毛榉的“静脉滴液”。

  真菌不全是合作伙伴,它们中不乏破坏者,这些破坏者就是霉菌。霉菌一旦选中了它的牺牲者,便慢慢地从内部开始瓦解树木,等到人们能看见淡黄色的子实体了,木质已经腐烂了。瓦解和破坏是霉菌的拿手好戏,它们连石头、玻璃,哪怕最坚固的有机化合物也能啃动。在从事破坏时,各种真菌常联手行动,它们以不同方式腐蚀,有的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产生黄白色的“白霉”,有的先分解纤维素,留下木质素,产生“红霉”。干朽菌是一种腐蚀房屋木头的霉菌,它是最能干的破坏者,是房屋主人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然而在瓦解物质、占领生活空间时,真菌会生成有用的物质:酒精、有机酸、酶乃至抗生素。通过这些东西,真菌在帮助人类战胜敌人、消灭病菌。

  研究者发现,目前全世界已有8万种真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谦逊的老作家
说“认真”
中山篆字体
略读真菌
为“辖区示意图”点赞
再现中山篆
爱打桌球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略读真菌 2017-03-10 2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