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敬业就是敬自己的人生
宋鹏伟
  宋鹏伟

  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很难有机会被感动到,以至于这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成了奢侈品。相反,在浮躁的情绪中,阴谋论和戾气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防备。因此,当突然看到身边有人正在“仰望星空”时,总是不免汗颜。近日,有条新闻就具备这样的杀伤力:山东曲阜一名环卫工趴在车下徒手扒垃圾,当被问及为何不用扫帚时,他说:“一辆车十多万,对哪家说都是一件大物件。用扫帚要是刮到车就不好了。”

  不这么做,也合情合理,没人会指责他们;这么做了,费时费力费身体,别人多半也不会知道。近日另有一新闻,湖南医生罗远健不慎受伤,但他仍打着石膏、穿着15公斤铅衣上了手术台。人们纳闷他为何不请假,他说:“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延长,费用也会增高。我觉得没必要。”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做出了一个对他人来说“性价比”极低的选择,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冒傻气。的确,在精于算计的人看来,这样做对自己“不值价”。

  其实恰恰相反,敬业是不以报酬合理为前提的,敬业的实质是爱,是对工作的热爱与敬畏。正如美国人詹姆斯·H·罗宾斯先生在《敬业》一书中总结的那样:“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但是,他的敬业心态如果没有上升到敬畏这个冥冥之中的神圣安排,没有上升到视自己职业为天职的高度,那么他的敬业精神就还不彻底、还没有掌握精髓。”可见,敬业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信仰,就像是一个对婚姻忠诚的人,无论配偶是否年老色衰、性情乖戾,都会矢志不渝地去关心和爱护。

  因此,这位清洁工不会放过车底的那几平方米,因为车终会开走,他负责的是整条路段的卫生;而那名医生,也始终不忘治病救人的天职——不忍看着已经遭受病痛的人再继续破费。这对他们而言,也许只是内心的自觉,不如此反倒会难受。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有了这份对职业的使命感与热爱,工作就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即使收入微薄、身心俱疲,都远不及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重要。

  敬业是有利于他人与社会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路径。放下无处不在的性价比思维,带着初心去简单过活,即使从最自私的角度想,也未尝不是快乐人生的最好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外卖企业粗放式管理“埋炸弹”
美新小馄饨
再谈老建筑保护
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新 招
敬业就是敬自己的人生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敬业就是敬自己的人生 2017-06-14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