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茜颖 左妍)要不要寻找外星人?人类该如何避免被资本和科技绑架?昨天,首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与艺术跨界讲座《当“李白”遇见火星》在东艺歌剧厅开讲,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齐聚一堂。近3个小时的讲座也是一次戏剧迷与科技迷的狂欢。
讲座从火星开始,外星人话题引发嘉宾的激烈讨论。欧阳自远认为,如果在其他星球的确存在比人类文明领先的外星人,值得我们去探寻,“因为观察他们,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方向”。而江晓原持反对意见,“招惹外星人未必是件好事。大家有否想过他们在地球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他们比人类强大,地球会否被他们控制?”
正在东艺出演《李白》的濮存昕表示,李白对茫茫寰宇有过无数浪漫的想象。如果说科技带给人类看外面的方式,那么艺术便是内观、反观,在自我认识中寻求内心的星球,“人是最广阔的空间,比宇宙还大”。真正的见识,是能够从天上看到地下。欧阳自远指出,艺术和科技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追求真、善、美,关注生命问题,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们让我们追求高尚”。
这是东艺携手上海科技馆举办的“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的首场讲座,也是东艺“艺术+”计划的第一个项目。在新的演出季中,东艺与上海科技馆准备了共计12场“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对谈及工作坊,将围绕音乐与情绪反应、人体发生学、音乐厅设计原理等主题,展开不同学科间的对话,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该系列讲座有望现场直播,惠及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