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赵红娣: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社长,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心理援助总队副总队长、上海市妇联关爱家庭“巾帼志愿服务团”团长。她十多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带领团队开展各类公益服务项目,与弱势群体守望相助,引领服务对象走向新生。近年来,赵红娣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等称号。
在失独老人眼里,她是贴心的好妹妹
裴先生是位失独老人。失去爱子的时候,他感觉儿子的去世是医疗事故造成的,悲愤交加的他执意要上访,写了长长的投诉信准备去拼命。“赵老师来帮助我的时候,她自己亲姐姐刚刚意外去世。她跟我说‘你的痛苦我知道’。一句话就拉近了距离。”近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裴先生仍然感慨,“赵老师一次次开导我安慰我,真的很感激她。”
裴先生很想去寺庙做义工。赵红娣帮忙牵线,裴先生如愿当上了义工。到现在他已经做了两年多的义工。裴先生儿子生前有一笔理财产品没法赎回,又是赵红娣帮了他大忙。一次次接触下来,赵红娣成了裴先生可以信赖的朋友。“我百年之后遗产都要交给赵老师保管,我放心她。”在采访中,裴先生说。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赵红娣就与静安区计生委合作,启动了关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心理咨询服务项目。2014年在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她又扩大关护面,在静安、长宁、虹口3个区共26个街道的300户重点失独家庭开展“社区助福行”项目。在失独老人眼里,赵红娣就是他们的“好妹妹”。
在家暴受害者眼里,她是无私的好姐姐
去年,卿女士因不堪忍受丈夫家庭暴力逃离家乡来到上海,结果丈夫从家乡追到上海,用刀将其手掌斩了下来。事件发生后,市妇联立即组织力量赶去关护。赵红娣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到救治医院开展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卿女士当时无法控制地颤抖,赵红娣一次次来到她身边,平稳她的情绪,给她做催眠治疗,卿女士慢慢地平静下来。她开始拉着赵红娣的手,吐露心声。手断了,今后怎么工作,怎么生活,儿子怎么办,想到今后的生活,她忍不住哭泣。卿女士很焦虑。赵红娣安慰她,并且签下承诺书,愿意资助她上小学的儿子完成学业。每年的开学之际,她一定会把钱汇到孩子的手中。赵红娣说,“不仅小学、中学管,今后考上大学了,学费我也管。”
后来卿女士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服装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她8岁的儿子写信给赵红娣说:是您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希望和鼓励。
2012年5月市妇联白玉兰开心家园旗舰园暨关护家庭心理咨询中心成立,邀请赵红娣担任“巾帼志愿服务团”团长。2013年9月,在市妇联支持下,赵红娣成立了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并担任社长。她把关注点聚焦在弱势群体身上,她带领服务社策划、申报并承接市妇联、市儿童基金会、市和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及各区、街道妇联等公益服务项目,帮助那些需要关护的人群。
在受助孩子眼里,她是善良的阿姨
今年3月,赵红娣连续收到了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高壁村的5个孩子寄来的感谢信,孩子发自肺腑地感谢赵红娣对他们的关心和资助。一个叫黄财鹏的孩子说:“我很感谢您对我这份帮助,您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像您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位孩子信中说:“感谢赵阿姨给我的资助和关怀,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来回报您、回报这个充满爱的社会。”
赵红娣做的善事多得数不清。
早在2005年,她就运用自己心理学专业的特长在大宁街道组建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每周半天义务为社区居民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赵红娣主动请缨,带队赴灾区开展救援服务。她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先后为50多人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缓解幸存群众的心理压力,荣获当年“上海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雅安强震,她作为上海市首批赴雅安心理援助志愿队队长,再次带队奔赴雅安,翻山涉水,不分昼夜地为灾区同胞做危机干预、团体辅导。
赵红娣家庭并不是特别富裕,多年来个人累计出资近50万元用于各类扶贫捐助。她先后援助4名患重病的孩子进行治疗,资助10名汶川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得知所在社区居民患重病却无力支付医药费时,她慷慨解囊,当即捐款1.5万元,在她的感召下,社区其他居民也积极捐款,帮助这名居民渡过难关。2014年5月向遭遇四川雅安地震的箭杆林小学捐助了2万元,6月资助四川北川的贫困大学生4000元,8月她又发起为雅安香花小学捐款并设立奖学金,自己带头捐出2000元……
“收获别人的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所以我认为我付出爱,收获的人也会有同样的心理感受,肯定也会幸福。”这是赵红娣坚守公益的初衷,这种信念支撑着她一路走来,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