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治理了、脏乱扫清了、路灯点亮了……群众一句句真心实意的“谢谢”,是对热线宗旨——“民有所呼,皆有所应”的最好诠释。
中星恬园小区
群租户搬离了
报道:7月14日A10版《150M2居室隔出11间房 80M2屋子蜗居10多人》
回放:8年多来,民生路999弄中星恬园小区34号301室成了群租“重灾户”,一批又一批的租客有如“走马灯”般出入房间;餐厅、厨房均被隔成独立住房,出租住人、生火做饭、噪声扰民。
回访:近日,由洋泾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牵头,联合公安、街道平安办、房管办等多个单位前往现场共同执法。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每间房屋都用于住人,共塞进七八个高低床,已达到群租标准。执法人员将席梦思、被褥等私人物品妥善安置后,把高低床全部清出屋内。
执法过后,大房东、二房东找到洋泾街道灵山工作站,表示愿意整改,今后不再将房屋用于群租。
常德路1436号
房中房拆除了
回放:常德路1436号27C室群租泛滥,用塑料板拦出11间“房中房”,房间内私拉电线,乱堆杂物,隐患丛丛。
回访: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先的隔间已被悉数敲除。据周围邻居说,已经许久没看到这间房屋原有的“面貌”了。
长寿街道房管办主任陈建明告诉记者,由长寿街道平安办牵头,社区民警、城管、房办、居委、物业等部门均来到现场,由区群租整治办公室安排的工人们挥起榔头,将房屋内的隔墙和隔板全部敲除。谁知前脚刚整治,后脚租户又恢复了部分隔板。了解情况后,街道立即出动人员,再次敲除私搭的隔板。
陈建明表示,下一步,将督促物业公司及时清理垃圾,严把门禁,加强管理,防止回潮。
本报记者 徐驰
紫华佳苑
违法装修
联勤联动
责令整改
报道:7月10日A9版《300多住户一大半敲墙搭违》
回放:双阳路68弄紫华佳苑小区,大批新装修住户存在敲承重墙、搭阳光房等违法行为。
回访:报道刊出后,杨浦区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7月11日,由该区房管局牵头,区城管执法局、区拆违办、大桥街道、区住房保障中心、开发企业和久立物业公司共同组成紫华佳苑违法行为现场整治工作组,进驻小区现场办公,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城管部门已对物业移交的14起设计破坏房屋外貌案件、8起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案件立案查处。截至7月14日晚,整治工作组对340家进户报备装修的居民进行了走访、电访,发放业主告知书,尤其对其中7户违建阳光房的住户,发放、张贴了限期整改、拆除告知书,责令其在2周内限期自行整改、拆除或申请代为拆除,对逾期拒不整改的当事人,整治工作组将组织、落实强拆方案,或采取交易限制等措施。
在限期整改外,街道房办、小区物业、城管中队开展联勤联动机制,禁止大型破墙机械进入小区,杜绝房屋违法违规装修现象再次发生。同时,通过在小区醒目位置悬挂横幅、电子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营造共同抵制违法违规装修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夏韵
光新路191弄
平台垃圾清理了
报道:7月12日A11版《身边的脏乱何时清?》
回放:家住光新路191弄的刘先生反映,自家对面平台上堆积着许多垃圾,常年无人清理,散发异味,老鼠、蚊蝇侵扰四邻。这些垃圾都来自于一家停业的旅馆。
回访:7月14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刘先生家的屋顶平台查看情况。居委会苏书记介绍道,在本报报道刊出后,居委会方面联系了旅馆负责人,让对方派出清理人员清扫。记者看到,刘先生家一侧的平台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见图 王凯 摄)。原本坏掉的栏杆、满地的积水、半人高的杂草统统“消失不见”了,堆积的建筑垃圾也已经清除。居委会介绍,今后清理人员将每两月前来打扫一次。
志愿者 殷玥 本报记者 夏韵
德州四村
小区路灯点亮了
报道:7月7日A9版《居民出行“心惊胆战”》
回放:家住长清路德州四村王先生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去年4月开始,小区里的路灯三天两头不亮,上班族停车、孩子放学回家,无奈只能“摸黑”通过,很不安全。对此,管理小区的上钢物业施经理表示,经排摸调查,小区内所有路灯电路为“串联”连接,所以才导致一旦有一处发生故障,会牵连整个小区。
回访:昨晚9时许,记者来到德州四村回访。在小区里逛了一圈,发现途经的各盏路灯均能正常工作。偶有驶入小区的私家车,不用打开远光灯,也能顺利地找到车位。在小区夜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原来一到晚上,小区里经常“伸手不见五指”,如今,充足的照明让他能够放开脚步,锻炼身体。投诉人王先生说,本报的报道刊发后,物业公司就派人前来维修,从那之后,路灯再也没有“罢工”。而物业方面也承诺,将加强日常管理,争取不让小区再次陷入“黑灯瞎火”的境地。居民们则希望,能尽快实施“串改并”改造,从源头上杜绝问题。
本报记者 徐驰
闻喜华庭小区
空调错位
拍照取证
约谈协商
报道:7月10日A8版《楼上空调装错位 楼下日子不好过》
回放:在曲沃路66弄闻喜华庭小区,不少住户空调不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噪声、漏水等问题影响邻居生活。
回访:7月14日上午,记者与彭浦新村街道城管中队取得联系。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本市城管执法工作相关条例,城管部门有权“对在建筑物内的走道、楼梯、出口等共用部位安装空调设备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但具体处理情况还需去现场实地查看后告知。
当天下午,执法队员回复记者,已去过现场拍照取证,目前正处于立案查处阶段。对本报报道中涉及的符小姐家问题,近日城管部门将会同小区物业,当面约谈两家住户,协商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