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上演“升温剧”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最高气温回升到7℃左右,虽然明晨气温仍然较为低迷,体感依旧寒冷,但明天白天起,“升温剧”就要开演,尤其是明后两天升温较为明显,最高气温将有望回升到12℃~14℃,此后虽略有下调,但下周后半周的最高气温预计都在9℃~10℃。
寒潮的“离场”,也让暖湿气流有了补位的机会。据预报,下周雨水也会接踵而至,即使气温不像本周低迷,体感仍将倍觉阴冷。
华北黄淮陷“霾”伏
从全国范围来说,“升温大戏”也在12日就拉开大幕。华北北部到东北中南部一带升幅达到4℃-10℃,明天,除了西南地区东部到江南西部以外的南方多地也会陆续加入到升温行列。未来一段时间,“暖”都将唱主角。整个1月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都偏弱,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前期偏低转为偏高。
不过,“冷风机”关掉也会有点负面作用。昨天起,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陕西关中等地,大气扩散条件就逐渐转差,出现了轻至中度霾天气。今天夜间至15日,江苏、安徽等地部分地区也会出现轻度霾。
我国寒潮正减少
寒潮是我国秋冬季天气舞台上最活跃的角色之一,通常,9月到次年5月是寒潮高发期,其中,11月寒潮最多,它的影响力最南可到海南岛。作为实力降温能手,寒潮可以在24小时内令气温暴跌8℃~12℃以上,就像刚过去的几天里,全国大范围都遭遇了寒潮袭击,申城更是一夜跌入冰窟,并在前天创下今冬最低温——-2.8℃。但是,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自1951年来,影响我国的寒潮正在变少,平均每20年就会减少1次,而气候变暖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也正遭受严寒的袭击。雪上加霜的是,1月4日开始,一个“炸弹气旋”(通常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的锋面爆发性气旋,常伴有强风和雨雪)袭击美东并带来暴风雪,最低体感温度低至-69℃,连流速为每小时35公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周围都被冻住,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州也出现罕见降雪。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