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广告·动态/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在新疆奋斗的外地人
赵玥
  新疆很远,新疆人很近。2016年,一部名为《我从新疆来》的纪录片用18位新疆人远离家乡的奋斗故事,让不少人对标签化的新疆人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昨天下午,《我从新疆来》的第二季《我到新疆去》剧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总导演兼总制片人库尔班江宣布本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将于3月与观众见面。

  大型纪录片《我到新疆去》讲述了建国至今,憧憬、热爱新疆的人们,为了寻求爱和梦想,在新疆奋斗和生活的故事。其中包括著名作家王蒙、中国职业篮球教练李秋平、上海援疆医生彭晓春和其他20多位虽普通但却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片中不仅涉及从国内的省会城市来到新疆的人们,还包括深深迷恋着新疆的德国人、巴基斯坦人、哈萨克人、韩国人等。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以真实的经历和心境为内容,从灵感、拓荒、相逢、探索、挑战、机遇、回家和山水等多个主题展开,全面展现了新疆“一带一路”里的中国故事。例如,第六集《机遇》讲述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彭晓春援疆的故事。对于彭晓春本人来说,援疆实现了他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夙愿;对于喀什当地的医院来说,彭晓春带来了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带领当地医生走出去参加各大学术会议;对于喀什百姓来说,很多以前无法医治或者无法妥善解决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到新疆去的彭晓春,为自己和新疆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也成了上海若干果敢而又坚毅的援疆干部的一个缩影。

  而对于一家都是新疆人的苏热娅来说,回到家乡却必须面临离别的忧伤与对新环境的茫然。在苏热娅1岁的时候,姐姐苏比努尔考上了新疆杂技团,从乌鲁木齐外派到上海马戏学校学习杂技。面对思乡心切的大女儿,父亲吾甫·吐尔洪毅然举家迁往上海,应聘成为上海市马戏学校清真食堂的主厨。一晃8年匆匆而过,苏热娅每天跟在姐姐后面,把排练厅当成游乐园,和上海小姑娘当小姐妹,把上海当成第二个家。如今姐姐顺利毕业,回到了新疆杂技团工作,苏热娅一家也举家回新疆。这次回家对姐妹俩来说都是一次颇为不适应的转折,也给了她们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剧组还拍摄了2部宣传片,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女性服饰的角度,描绘出新疆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据悉,《我到新疆去》由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人民政协报社等单位联合出品。

  见习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广告·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上博本周撩开今年展事帘角
英美展今年双峰并峙
娘本带来了他的作品
看在新疆奋斗的外地人
广告
新民晚报广告·动态/文体汇A08看在新疆奋斗的外地人 2018-01-13 2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