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义功臣”~~~
“首义功臣”~~~
“首义功臣”~~~
“首义功臣”~~~
“首义功臣”~~~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义功臣”
蒋翊武
柳王敏
蒋翊武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 发
  沿着长沙岳麓山羊肠小道拾级而上,至麓山寺正门附近,一座汉白玉方形碑塔立于眼前,青松翠柏掩映下的“蒋公翊武之墓”六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蒋公墓冢四级平台的基座上,摆满了鲜花。孙中山曾评价他:“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一代革命英烈的事迹,供人凭吊、追慕和传颂。

  蒋翊武(1885—1913),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初名保勷,字伯夔。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武昌首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1904年,黄兴策划长沙起义。蒋翊武积极参与密谋,并与刘复基、梅景鸿等一道加入华兴会,配合副会长宋教仁在常德联系学界、会党、巡防营士兵等,集结力量,以谋响应。后事泄失败,被学校开除学籍。

  组织辛亥武昌起义,是蒋翊武革命一生最突出的贡献。1909年,蒋翊武投入湖北新军后,发起组建文学社,在新军中发展会员,聚结力量,完成宣传、组织、军事准备。1911年夏,他积极促成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担任文学社社长,被推举为武昌首义总指挥。起义前夕,时任起义总参谋长的孙武在汉口试制炸弹失事,武汉军警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相当危急,蒋翊武以总司令名下达起义的十道作战命令,促使起义在仓促爆发的情况下有序地走向成功。其后,他又积极襄助莅临武汉指挥的民军总司令黄兴。汉阳失守后,蒋翊武临危受命,任战时总司令部监军,坐镇指挥,在武昌保卫战中“却强敌,守危城”,牵制了北洋军阀的精锐兵力,有力支持了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

  “中华民国”成立后,蒋翊武不以“首义功臣”自居,创办《民心报》,监督政治、关注民生。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后,蒋翊武义愤填膺,奋起抗袁,首倡“二次革命”,出任中华民国鄂豫招抚使,以“取荆襄、捣武汉、进窥河南”自任,联络东南各省共起讨袁。后遭袁通缉,被迫亡命出走,8月29日路经广西全州时被捕,对袁世凯的劝降利诱,坚强不受,9月9日,在广西桂林英勇就义。 

  历经百年风雨,蒋公的后人成长为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国家干部、新闻工作者、人民教师,更多的是普通劳动者,不少成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他们以先贤为榜样,传承家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家风文化,最集中的表现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民族大义、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艰苦朴素的作风,低调务实不事张扬、默行大德埋头苦干。蒋公的侄女蒋宗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前线,可谓“一门两忠烈”。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

  (据新华社长沙4月11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49期)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只会给台湾带来“苦厄”而非“喜乐”
寒假作业“铺地毯”
外卖“三国杀” 在无锡“斗疯了”
北京首批积分落户申报16日启动
蒋翊武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0蒋翊武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