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区33间配套用房
成了“酒店式公寓”?
夏韵
■ 上图为小区配套用房
■ 左图为小区业主贴出提醒告示 夏韵 摄
  小区里的商业配套用房空关10多年,却突然在一个月之前进驻了房产销售和装修队,宣称将改造为酒店式公寓对外售卖,这让位于松江区九亭大街1382弄龙珠花苑(英国会)的业主们十分错愕。记者调查发现,这幢商业性质的小区配套用房,在房产中介的口中成了“商住两用性质”“可办公可居住”,还能办理出33张产权证,与普通居住用房无异。这中间究竟有什么蹊跷?

  空关多年突然装修

  4月10日,记者来到该小区。在业主彭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靠近小区北门处有着一幢白色的四层楼房,铁将军把着大门。透过大门的玻璃,可见底楼的墙壁上还有此次楼盘售卖的大幅宣传广告。彭先生介绍,这幢房子是小区的配套用房,底楼有几间作为小区活动室,二楼以上空关已久。3月12日,一支装修队突然闯入,声称要改造成“酒店式公寓”。没过几天,多位业主发现,附近的房产中介竟公开为该楼盘打起了广告。

  经过多位业主投诉,由于涉嫌改变房屋用途以及虚假广告宣传,相关部门已经前来制止了装修队施工。但是在4月7日,对方再次出现,最终被一众业主“劝退”。不过,由于施工没有完成、现场也没有住人,城管部门无法认定改变了房屋使用性质。

  “现在还要来装修,中介也继续在销售!”彭先生颇为担忧。业主们在小区入口挂上了醒目的告示牌,表明该房为商业用途房屋,希望买房者切勿上当。

  33个产证实为商铺

  此外,让彭先生和其他业主更为困惑的是,中介称整幢房屋将分隔为33个房间,即可以办理出33个产证。“小区的一个配套用房,怎么里面会出来33个产权证?中间办理的过程合法吗?”

  对于业主们的不解,松江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这样答复,该房屋建筑类型是商场,房屋用途是商业,2012年一位姓郑的从开发商处购得。“该商场在办理大产证时就已经由相关部门批准并划分成具体室号,因此不存在原权利人通过不正常手段将房屋分割成33个产权证的情况,交易中心为每套商铺单独办理产证符合规定,并不存在问题。”

  叫停后仍暗中售卖

  昨天,记者拨通了一位售卖该房屋的房产中介电话。这名中介表示,分割的33套每一套都能办理出产权,但不是70年的住宅产证,“办成办公用途的产证,有50年,但是你可以住进去啊,既能办公又能住人。”他向记者推销道,房子不限购,随便买几套,水电煤全通。记者接着询问,房子几时装修完成,现在能不能看房?“现在不能看房,还要有两个月完工,你放心,产权证肯定没有问题。”对方言之凿凿。

  商业性质的房屋被开发成了商住两用房,谁来制止?去年,上海住建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商业办公项目清理整顿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本市停止审批公寓式办公项目。在商业办公用途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项目。意见中还要求,“在项目交付使用前,相关部门要再次进行联合验收,不符合商业办公要求的,不得交付,不得办理房屋交易登记手续。”

  龙珠花苑(英国会)的业主们希望,当地监管部门能一查到底,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秩序。  本报记者 夏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49期)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小区33间配套用房 成了“酒店式公寓”?
换购国标电动车起蓬头
音响半哑 不选“无理由退货”不给退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小区33间配套用房
成了“酒店式公寓”?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