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18静安区社区分析工具暨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论坛上获悉,该区266个居委会,现已全部用上了独创的“社区分析工具”,运用这一工具,精准客观地找出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社区分析工具落地
为进一步推动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精准服务,提升社区工作专业水平,静安区民政局创新研发了“社区分析工具”,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区大调研和全过程服务。2017年3月,“社区分析工具”在9个居委会先行试点,7月,在全区所有居委会推广实行。
据静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黄蓓华介绍,“社区分析工具”的核心,是以基层干部为主,对社区及居民需求进行调查与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归纳、制定方案、回应居民。
调查方式是传统入户加上新媒体手段,要求各居委会首轮走访选择一个完整“块”(可以是居民区整体、小区、楼组等),“块”里不少于150户人家。需求比例超过50%及以上的社区需求(问题),应给出回应。各居委会至少选择一个需求(问题),拟制回应方案,并将回应所需经费编入2018年本居民区工作经费预算。
“目前,各居委会均在持续坚持走访,梳理出呼声强烈的社区需求,并着手开展精准服务,让居民的获得感、参与度大幅提升。”黄蓓华说。
芷江西路街道北方佳苑小区有400多户居民。开展社区分析后,居委会发现,小区居民对改善公共设施的呼声高达92%,居委会按“社区分析工具”中“方案实施”的要求,了解到很多小区居民对于小区主门人车混行与门头装饰过于简陋颇有微词,要求改善。根据这个需求,居委会启动了更新项目,原来人车混行的进出口改为人车分流,简陋的小区门头被重新装修进行了美化,居民满意度颇高。
数据应用各司其职
今年,“社区分析工具”继续在静安全区各居委会深入推广实行,通过在居民区综合治理信息平台中加入“社区分析工具”板块,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分层共享,实现居民需求与问题回应有效链接。
黄蓓华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对“社区分析工具”得到的数据,采取3层处理方式——
居委会层面,汇总梳理数据,针对需求排序情况,对部分适合直接回应或便于居民区快速解决的需求问题,及时解答或落实解决;
街镇层面,对数据做二次梳理,将普遍、共性需求上升为公共服务项目,作为街镇实事项目的来源;
区级层面,形成“居民社区需求分析报告”,提供给决策部门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此外,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联合专业力量开展数据分析,依托最新建成的居民区综合治理信息平台中社区分析工具板块的模块设置,将所有采集来的信息作直观显示,便于区、街、居对数据分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