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佩君,字纫之,别署野石,野石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诗词协会会员,上海楹联学会会员,上海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理事。书法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篆刻作品曾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展”。曾获“西泠印社第六次篆刻评展”优秀奖。出版《董佩君书法篆刻作品集》《书法自学丛书(草书卷)》。
董佩君自上小学起承庭训启蒙开始习字,五十余年始终临池不辍,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他初学唐楷,不仅临写,还勾摹了整本的《颜家庙碑》《郑文公碑》《书法大成》等。成年以后,更加拓宽了对书法的审美视野,先后临习了行书、草书、隶书、繁简和篆书的各种名帖,如痴如醉,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对历代经典草书情有独钟,先后对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陆机《平复帖》及王觉斯的草书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习。1977年当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吴颐人先生学篆刻时,吴先生对其草书也表示了好评,并建议他要向林散之老先生请教。1980年当林散老见到他寄去的一卷草书习作时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并寄赠了墨宝以资鼓励。九十年代初,赵冷月先生在朵云轩画廊看见他的草书也给予了褒奖和指点,当时他的小章草已入选各种全国大展并在全国书赛中获奖。但是,他并没有满足,又将兴趣转向狂草和王铎、傅山等明清诸家的草书。五十多年来,他一直把书法、篆刻和古诗词的创作作为自己业余生活最大的乐趣,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寻求新的制高点和兴奋点,默默耕耘,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