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剑锋出鞘 奋斗不止
吉民俊
  吉民俊

  2013年,我从派出所调入刑侦支队重案队,成为一名刑警。入队后,我跟着师父们从现场勘查、调查走访、审讯攻坚等“基本功”学起,艰苦让我认识到:如果把公安队伍比作利剑,那么刑侦民警一定是“剑锋”。

  记得我在重案队侦办的第一起案子,深夜嫌疑人在天桥下抢了一条金项链。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可我紧咬不放,从案发地附近一面玻璃上反射出的模糊身影,锁定了嫌疑人,连夜将其抓捕归案。第二天,被害人一家子来送锦旗,还指着我对孩子说:以后长大了也像叔叔这样做帅气的刑警!这或许就是警民血浓于水的深情,与犯罪作斗争的责任,更是做一个马天民式好民警的不懈追求。 

  “当刑警可能会破许多精彩的案子,但记得住的,永远是没破那一个。”1994年夏天,和田路一居民楼内发生一起命案。消息传出,人心惶惶。前辈们迅速展开侦查,被害人的同事夏某很快进入视线,同时却发现夏某已仓皇出逃。24年,有人转岗,有人退休,侦查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从未放弃对凶手的追捕。2015年我担任重案队长后,耳畔依然回荡着老支队长的话“你们穷尽一切办法了吗?”

  通过一代又一代刑侦人的不懈努力和侦查技术的不断升级,去年12月,我们在对积年命案新一轮的追捕梳理中,发现一名叫“张琪”的男子和夏某年龄、外貌匹配度较高。经过生物信息检测,确定“张琪”就是夏某!2018年1月12日,当我押解着潜逃24年的夏某回沪,所有参与过此案侦查的老领导、老前辈,以及被害人的老母亲、甚至老邻居,都赶来迎接我们。

  “儿子,你可以安息了!妈妈坚持活到今天,公安民警坚持查到今天,你都看到了吗?”夏妈妈抚摸着儿子照片上的英俊脸庞,失声痛哭。除了逝者至亲,永志不忘的就是这股刑侦精神。

  2017年12月1日晚,康定路上一酒店式公寓内发生抢劫案,被害人被抢走百万外币。“看不清楚,对方戴着口罩。”被害人揉着受伤的额头,语无伦次。我安抚着被害人的情绪:“不要着急,我来提问引导你回忆。”在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捕捉到几个关键词:外籍,口罩,朝楼下跑。

  监控视频显示,一名身着黑衣的外籍男子与一名背双肩包的外籍女子匆匆离开案发酒店后频繁换车,试图逃避追踪。与此同时,警务科技的“碰撞”和数据综合运用也逐渐让两名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和落脚点浮出水面。

  冲进嫌疑人暂住地,一场地毯式搜查就此展开。然而,赃款却一无所踪。咯吱一声,仿佛灵光乍现,我望向脚下的地板。我们逐级敲打屋内楼板,终于在楼梯转角处发现了松动。打开一看,百万赃款赫然藏匿其中!

  快速侦破这一近年来上海罕见的抢劫案后,电视、报纸、网络上都在宣传,网友满屏的点赞让我和战友们的心中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我不由也想到自己一直在外奔波,但家人的爱和理解始终陪伴着我。一张张“回家不要吵醒我们,菜自己热了吃”、“爸爸你抓坏人时要小心点”的爱心便条,收藏在我的笔记本里,随身携带。幸福就是有一个懂我、理解我、支持我去奋斗的家。用我的一份付出,能换来双份幸福,这就是我热爱做刑警的简单逻辑。

  去年出炉的2017“中国游客心目中最安全的目的地”评选榜单,上海名列“国内最有安全感的十大城市”榜首。平安的背后,有我们每一位公安民警的默默付出、甚至流血牺牲。勇敢来自内心的正义,而正义就该是刑警的本色!公平正义、且静且安是我追求的幸福,更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十日谈

  奋斗的幸福

  责编:刘芳

  当她在微信朋友圈宣布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花的心
言茶事
沪上名园之半淞园(中国画)
九份
冒襄自比山上白云
剑锋出鞘 奋斗不止
扫一扫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7剑锋出鞘 奋斗不止 2018-05-13 2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