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康健园/健康养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独父母如何挣脱哀伤泥淖
刘新宪
  哀伤是人类在丧失所爱后的一种正常情感,时而来之亦去之。但人世间有一种哀伤,那就是失独父母的哀伤,它永远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家庭唯一的子嗣对很多父母来说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更宝贵。失独打击将影响婚姻、养老保障、人际关系、身份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失独父母的哀伤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情绪方面,被巨大的哀伤笼罩,对孩子陷入无尽的思念,时常会有愤怒、自责、负罪或羞耻感。认知方面,对外界发生的一切缺乏兴趣,不能接受孩子死亡的现实,甚至会出现孩子仍旧活着的幻觉,思维反应迟钝。行为方面,难以抑制地哭泣,降低甚至失去处理日常生活及工作的能力,有强迫症行为,比如不停整理孩子遗物。社会表现方面,不愿接触社会,不愿与人沟通。生理表现方面,头昏失眠恶梦无力,饮食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体弱多病。

  失独哀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独父母要接受和承认所面临的不可逆转的现实。要用不同的方式一点点疏解哀伤的痛苦。同时也要给自己,以及给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重新定位,并重建新的生命意义和一个“新的自我”。这样才有可能带着爱和难以挥去的痛去迎接生命中新的美好事物。

  研究显示,近42%的心灵安慰首先来自配偶,建议失独父母,与配偶积极交流,彼此扶持,共渡难关。同时明确告诉亲友,自己的需求和嫌恶。寻找失独人团体或网群,抱团取暖,也是走出心理阴霾的有效途径。他们中很多人的经历会给人启发和力量,而且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能理解失独感受的一群人。另外,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是处理哀伤的有效方法。在必要的情况下,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师。

  当身边出现失独父母时,每一位关怀者应充满爱心地对待心理受伤的父母。对失独父母的“不正常”行为举止不要惊讶、更不要歧视。因为绝大多数的时候,这恰恰是正常和必需的,只是旁观者不能理解。失独父母需要很长时间去调整自己,并且会有很多反复。关怀者应耐心地温柔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不要在情绪冲动中去做任何重大的决定。在帮助失独父母的过程中,每一位关怀者将深刻体会爱和生命的价值,同时令自己的生命也得到升华。 

  刘新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多发性骨髓瘤不再是绝症
产后脱发 应对有方
失独父母如何挣脱哀伤泥淖
肺癌群体康复力挺5年生存期
腰椎病高龄患者治疗不求“全效”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健康养生A23失独父母如何挣脱哀伤泥淖 2018-05-21 2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